义利之辨是”义“这一概念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具有历史现实性的道德命题。所谓历史性,是指它的传承性,它作为先人道德价值观的一部分而在不同历史阶段都有被提起。所谓现实性则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它对提出它的那个具体历史阶段有具体含义,二是指对当今我们所处时代,对指导人的行为处事和时代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从春秋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到战国孟子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再到南北朝范晔“义动君子,利动贪人”(《后汉书 班固列传》)等等以至当代。其带着人类终极命运的色彩因素一再被提起。但当今其深化传播好像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这一命题还和之前一样屡屡被提起,但人们真正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好像变少了。“这个问题老祖宗们都谈过上百遍了,不就是义重于利吗,这有什么好想的?”这是为什么呢?
设想一个人挨了揍,用词来形容,一个是“鼻青脸肿”,一个是“表嵌入腕”。哪个词更能引起人们想象呢?我想是第二个词,因为“鼻青脸肿”对我们来说太熟悉了,熟悉到我们惰于对这个词展开联想。而“表嵌入腕”则因为其新鲜性引人遐想。
这其实是文学上的一个术语“陌生化”,就是用陌生的,新鲜的表达来使读者跳出惯性思维,进而增加读者感受某一事物的长度和难度,从而使读者对于某个事物有更深刻的印象。这个理论是不是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分析“为何当今人们对‘义利之辨’思考减少”的新思路呢?我想是可以的。
关于“义利之辨”,我们一直强调的是“旧瓶装新酒”,一直强调的是以当今时代思想内容来丰富“义利之辨”一个历史命题,但忽略了一直用“旧瓶”可能引起人们的审美疲劳,以至人们惰于先人们的思考成果中去,使得“新酒”的吸引力打了折扣。如果把“义利之辨”这一命题比作酒瓶,不妨增添一些花样,使得我们想要“卖”的新酒更加诱人。
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的指引下,借助当今火爆的新媒体、自媒体技术,丰富“义利之辩”的表达形式,对激发人们自觉的、主动的、积极的思考,弘扬传统文化并赋予时代意义,具有正面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