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孔子评价《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
诗经中的爱情,纯真而浪漫,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一肯定一否定。肯定了欲望的合理性并否定了欲望的泛滥。同时主张欲望向情感和心灵的升进。“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这首诗主要是用来阐释《诗经》中一见钟情的主题。而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则认为这是一首讽刺君主的诗。 “今君之恩泽不流於下,男女失时,不得婚娶,故於时之民,乃思得有美好之一人” 。在互相吸引(君子以配淑女)这一主题中,主要指外貌与德行的互相吸引。《诗经》对中国传统女性的外貌美的描写非常动人。如《卫风·硕人》中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怎能不令我们心动。当然也有对男子的外貌描写:如《唐风·椒聊》中的“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远条且。椒聊之实,蕃衍盈匊。彼其之子,硕大且笃。椒聊且,远条且。”《诗经》肯定男女之间的爱慕好吸引的同时,也否定欲望的泛滥。第一反对婚姻中的喜新厌旧,如弃妇诗《卫风·氓》、《邶风·谷风》。第二反对乱伦的蒸报婚制度,如《鄘风·君子偕老》、《齐风·南山》、《齐风▪敝笱》等。在欲望向情感和心灵的升进:“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安宁的婚姻——《郑风·女曰鸡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夫妻间像弹奏琴瑟那样和谐美好——《诗经·小雅·常棣》和“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邶风·击鼓》。总结:“《诗经》是中国唯一一部脱去了脂粉与俗气的情爱文学圣典。作为民族青春时代的自由生活经历的真实记录,《诗经》爱情诗昭示后人,要摆脱“非人”的镣铐,回到人之所以为人的真实境界,就必须赢得主体精神的自由,而这也正是《诗经》这部古老经典具有不朽文化价值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