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在《论语》中经常出现,通“智”,是儒家重要的思想范畴,为仁、义、礼、智、信“五常” 之一,儒家认为,“智”是人必备的一种重要品德,也是实现仁、义的重要手段,没有“智”,不可能做到仁、义。
孔子非常重视“智”,明确提出:“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认为“智”和仁、勇一样,是三种任何时代都通达不变的品德。并进一步指出: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聪明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虑,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孔子提出的“智”,不单纯是指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指道德领域的明辨是非能力,也就是要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错的,怎么样做行为才会符合“礼”,才能做到“仁义”。所以孟子提出:“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认为明辨是非是“智”的开端。“智”和仁、义、礼一样,是人固有的品德,如果没有是非之心,也就不能称其为人。
对于如何获得“智”,孔子认为,个别人是先天就有“智”的,即“生而知之”;而更多的人则要靠后天学习,即“学而知之”。对于自己,孔子则很坦诚的说:“我不是生而知之的人,只是好古而又勤奋学习的人。”孔子认为,学习是获得“智”的主要途径。他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不睡觉的思考,但却没有什么益处,不如学习。他明确指出:“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如果一个人好学,那么他就接近于“智”了。
儒家认为可以通过推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礼记·大学》中提出:“致知在格物”,认为获得“知”(致知)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格物)。并提出在“格物致知”的基础上,才能做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