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孟子 尽心 [复制链接]

1#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一篇,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篇章。我下面引用的是杨伯峻《孟子译注》的翻译,我不完全但比较赞同这个翻译:

【原文】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译文】孟子说:“充分扩张善良的本心,这就是懂得了人的本性。懂得了人的本性,就懂得天命了。保持人的本心,培养人的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短命也好,长寿也好,我都不三心两意,只是培养身心,等待天命,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一 开篇

下面我再谈谈我对这一章的理解:孟子自称私淑孔子,被后世称为亚圣,也是后来儒学心学派的源头,我认为孟子确实非常好的理解并发挥完善了孔子的思想体系,孔子代表中国儒学的创始阶段,孟子则代表儒学理论的初步完成。孔孟代表了儒学的真精神。

孟子是心学的源头,所以心在孟子那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尽其心者”的心是什么心?孟子之重视“心”,决不只在于它在认知方面的理性功能。孟子更看重“心”的道德本性。也就是说,在孟子那里,“心”不仅是一个认识心,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道德“本心”。而孟子的,“尽其心者”的心指的就是这个道德本心,而不是认识之心。

那什么是认识之心呢?认识之心是人认知方面的理性功能,它的对象是外在客观世界,它的结果是形成各种关于外部世界的经验和知识。比如我知道1+1=2,我知道水在零度会结冰,我知道地球围绕着太阳转,我知道怎样炒一个菜,我甚至知道怎么建造一栋楼,这都是属于认识之心的功能以及由此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如果拿孟子和荀子做一个对比,那么荀子所说的心是一种认识之心。孟子所说的心是一种道德本心。

那什么又是孟子说的“道德本心”?我引孟子的一段话:

【原文】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译文】 孟子说:“从天生的资质看,可以使它善良,这便是我所谓的人性善良。至于有些人不善良,不能归罪于他的资质。同情心,每个人都有;羞耻心,每个人都有;恭敬心,每个人都有;是非心,每个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不是由外人给88与我的,是我本来就具有的,不过不曾探索它罢了。所以说,‘一经探求,便会得到;一加放弃,便会失掉。’人与人之间有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的,就是不能充份发挥他们的人性的本质的缘故。

第一, 这个心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就是孟子说的四端。

第二, 这个心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不假于外求的。这就是孟子说的人皆有之。

第三, 这四种心,这四端若充分扩充,就变成四种“常德”,即儒家极其强调的仁、义、礼、智。这就是孟子说的四德

第四, 如果再向内追根溯源,我们就知道这这四种心,这四端其实就根源于人的良心和良知。这种良知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这就是孟子说的性善。

总结一下就是:孟子所说的心不是认识之心,而是道德本心——良心。孟子所说的知也不是认知之知,而是道德之知——良知。这就是孟子性善论的基础,也是对孔子“仁者爱人”哲学体系的发挥。孟子当然为了维护他的良知学说在他的文章里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论辩以及举出了很多的事例,例如“小孩掉入井里”之类的云云。但是在本质上“良知之知,人皆有之”这样的结论是不能通过逻辑假设、推理和论辩所能得到的,因为所有通过逻辑假设、推理和论辩所得到的知识都是属于上面我们讲的认识论的内容,是一种认识之知。而良知之知不是认识之知。为了说明这一点,我再引用一段公案:

  在20世纪初叶,熊十力在与冯友兰交谈时曾提出一个命题:良知是呈现。对于当时的情况,牟宗三记载道:“三十年前,当吾在北大时,一日熊先生与冯友兰氏谈,冯氏谓王阳明所讲的良知是一个假设,熊先生听之,即大为惊讶说:‘这怎么可以说是假定。良知是真真实实的,而且是个呈现,这需要直下自觉,直下肯定。’”一席话,让牟宗三“霹雳一声,直是振聋发聩,把人的觉悟提升到宋明儒者的层次”。

所以良知不是一种认识论内容的经验性知识,更不是一种理论假设,所以如果有人对此产生质疑,想要和你辩驳,那么只需要问他:如果你自己反躬自问,反躬自省,你能感受到你自己的良心和良知吗?见小孩将入于井,你会有恻隐之心吗?其实这是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的,不需要证明。

二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所以这句话就是:扩张和发挥你那个与生俱来人皆有之,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心和良知,那么你就知道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就是我们拥有善良。这就是孟子的性善论。

其实孟子生活在天下大乱的战国时代,他所见识到的恶行恶事还少吗?在现实世界里,不要说圣人了,即便是有德的君子亦是何其稀少,恶人恶行是普遍存在的,那为什么孟子还要坚持性善论,高呼良知学说?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良知良心是人生俱来人皆有之的,是我们之所以区别于禽兽的地方,是人在这个宇宙中的尊严与高贵之所在。如果放弃了这一点,那么人就会沦为禽兽,人类社会也就堕落为丛林社会了。

三 “知其性,则知天矣。”

知道了我们人拥有善良的本性,为什么就知天了呢?如同之前我们对“心”的概念进行了辨析,这里也要对“天”这个概念进行一番辨析。这里我先辨析两种天的概念:

第一,宗教之天。

这种天是世界万物的根源与依据,是冥冥中的主宰,甚至可能是某种人格神,比如上帝、真主之类的。人都有一种宗教的情怀或者说形而上学的冲动,面对苍茫的大地,浩瀚的宇宙,人会生出一种渺小感,悲戚感,茫然感,我们的内心会浮现那个已经被问烂的问题“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将要去哪里”。各种宗教或者各种古往今来的哲学体系试图解答这些问题,可是我们没有答案,或者说就是不知。宗教的情怀或者说形而上学的冲动是普遍的,但是人间的各种宗教和哲学体系却是特殊的,基督和佛陀谁是而谁非?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谁真而谁假呢?面对这种宗教之天,我们毋宁说要保持一种敬畏,但是我们确实不知这个“天”。

第二 自然之天

如果这种天指的是世间万事万物,外部的自然世界,就是这个宇宙。那我们知这种天吗?显然也不知。对于外部世界的知识,我们人类所知其实是相当有限的,而且我们 这个世界有知识的尽头吗?如果没有,就如庄子所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如果知识没有尽头,那么无论人类的知识如何推进发展,那么我们人类的知识总量比上没有尽头的知识,这个比率都趋于无穷小。当然,或许知识有尽头,拥有某个奇点,但是一来我们不知道这个奇点在哪,二来至少我们人类的知识现在没有达到。所以对于这一种天,我们亦是无知。

第三 天命之天

那为什么孟子还要说“知其性,则知天矣。”这个天是什么意义上的天?杨伯峻的版本把这个“天”翻译成“天命”,我是比较赞成的。他对这句话的翻译是“懂得了人的本性,就懂得天命了。”我的理解就是:虽然我们人对外部自然世界的经验知识是有限的,我们对于那个所谓冥冥中的主宰或者说那个高高在上的天是一无所知的,但是我通过自己与生俱来人皆有之的我的良心,通过我自己善良的本性,让我对这个宇宙有了一种形而上学的领会,更重要的一点是我知道了我在现实世界中作为人应该承担和履行的人之为人的责任,这种责任就像是一种天命一样。

四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由以上的解析,这句话也就好理解了。杨伯峻的翻译是“保持人的本心,培养人的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

上面我们说知天,就是知天命,知道自己人之为人的责任。这样一种天命说的直白一些就是:保持初心,这个初心就是你的良心,回复本性,这个本性是你善良的本性,这样你就知道在这个世界里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你就知道了你作为人的尊严在哪里,你的责任在哪里。说的更直白一些就是:去做一个善良的人,懂得辨别是非善恶,用善意去回应别人的善意,懂得保护自己的善良以及别人的善良。

五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杨伯峻的翻译是:“短命也好,长寿也好,我都不三心两意,只是培养身心,等待天命,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我的理解就是:无论短命还是长寿,无论得意还是失意,也不论富贵也好,还是贫贱也罢,其实这些外在的限制很多时候都不是我能左右决定的,我所能决定的是我要不要保持我的初心,要不要培养我善良的本性,善恶是一念之间的事,只要反身而诚心存善念,不忘初心,履行自己作为人的责任,那么,我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这就是我们人之作为人安身立命之所在。

六 总结

最后我再谈一点感想作为总结吧。

人生在世,总是面临很多的未知,有许多的外在客观限制,遭遇这样那样的无可奈何。作为一个具体的人,天赋有高低,能力有大小,时运有别,成就不一。在具体人生历程中,显然有种种不为人的自觉所能控制的限制。但在这些限制之外却有一样东西是操之在我的,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这就是要不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无论处于何种境地,你都具有这种主宰性。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所以我认为作为人最重要的品质有三样:善良、智慧和努力。善良就是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一念之间的事,不需要学习。智慧指的是学会保护自己和别人的善良,不至于好心却办了坏事,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智慧需要在生活中磨练和学习。努力就是努力发掘自己的天赋和能力,做一个有用的人才,这样一个人才能生存,也才能做成事。其实这三样,说的白话一些就是:做个好心人,不要好心办坏事,培养自己办事的能力。如果我以后有小孩,恐怕我会以这样的步骤去教育他。我也认为这应该是教育的本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