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孟子》中的成语 [复制链接]

1#
1、【杯水车薪】 谓一杯水,救一车燃烧的柴,喻无济于事。
《孟子·告子》:“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2、【不为已甚】 谓不做过分的事。为,做。已甚,过分。
《孟子·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宋·邵雍《寒夜吟》:“不出既往言,不为已甚事。”
  3、【不言而喻】 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不言而喻。” (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植根在心中,它们产生的气色是纯正和润的,显现在脸上,充满在体内,延伸到四肢,不必等他的吩咐,便明白该怎样做了。)
  4、【出尔反尔】 (原指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尔,你。)现指言论和行动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宋·范仲淹《窦谏议录》:“阴阳之理,大抵不异,为善为恶,出尔反尔,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5、【箪食壶浆】 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后用为犒劳拥护王者之师的典故。《孟子·梁惠王下》:“以 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
  6、【舍我其谁】 谓自视极高,自任极重。
《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7、【始作俑者】 俑,古代用来殉葬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后用来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创始者,贬义词。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8、【事半功倍】 事,要做的事情,指措施。功,功效。意为措施只有古人的一半,而收到加倍的功效。后形容费力小,收效大。(注意与其反义词“事倍功半”的区别)
《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六韬·军势》:“夫必胜者,先见弱于敌而后战者也。故事半而功自倍。”
  9、【同流合污】 后指没有独立人格,顺从世俗,也指和坏人一起做坏事。
《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宋·朱熹《与陈丞相书》:“然彼贤者,其明既足以烛事理之微,其守既足以遵圣贤之辙,则其自处必高,而不能同流合污以求誉。”
10、【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替深水潭赶来鱼的是水獭;替丛林赶来鸟雀的是鹞鹰;替汤武赶来人民的是桀纣。后以此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使人民投向敌方;也比喻不善于团结人,把关系本应亲密的人推向对立面。 《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爵”同“雀”。
11、【闻过则喜】 过,过错。指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形容虚心接受意见。
《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宋·司马光《奏弹王安石表》:“伏遇陛下即位以来,日慎一日,闻过则喜,从谏如流。”
12、【习焉不察】 焉相当于“于是”。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
《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矣。”
13、【心悦诚服】 悦,高兴,愉快。指愉快地接受某种观点、事实等,诚心诚意地信服或服从。语出《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14、【一傅众咻】 傅,教。咻,吵。一个人教而众人吵闹干扰。比喻由于不良环境影响,做事不能有所成就。
《孟子·滕文公下》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