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礼的误解最大,再读时才感到孔子复礼的意图。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礼仪的使用是为了达到和谐。“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只讲恭敬而不知礼就会劳倦不安;只讲谨慎而不知礼就会胆怯懦弱;只讲勇敢而不知礼就会犯上作乱;只讲直率而不知礼,就会偏激刺人),再读这句话就觉得很亲切了。林放问礼,孔子很明确地说了礼的实行,与其奢侈,宁可节俭。至于丧礼,与其仪节上过度周备,宁可感情悲哀。这一句很明显地消除了我的许多误解。孔子是宁愿礼仪不繁重,宁愿礼仪节俭的,而孔子最注重的还是内在的情感。孔子又说过,“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孔子是反对伪善的,反对虚伪的。又说,“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总是对言论实在的人表示赞许,但他是真正的君子呢?还是表面上做出庄重的样子呢?)可以看出孔子希望人们内心中有真正的仁义。子夏问,礼形成于仁义之后吗?孔子深表赞同,可见礼是立足于仁义的。仁义是礼的根本。礼是为了和谐地表达出仁爱正义。而礼记中也有说,礼,闻来学,未闻往教。礼仪是要人们主动地来学习的,不是要强加给别人的。有了这些感悟之后,读论语就更感亲切。好像处处看到一颗仁爱之心,处处合乎人情。才发现,很多我认为矛盾错误的地方其实不是那样。比如孔子的理想,孔子根本上希望能自由自在地生活,能大家一起欢快歌唱,同时也不愿看到社会动乱,人们相互伤害,所以他希望仁政得以实行,让民复孝慈。孔子也反对虚伪,形式和教条,礼的运用是为了维护仁义的内在,而形式主义则是空有一个外壳。看亲亲相隐,就觉得比较合理了,因为想到一个真正仁爱的人,是会为父隐的,他很自然地把爱放在诚信之上,这是合人情的。先秦老师举了个例,感觉不太合适但也值得一说:当人落入敌军手中,在交代己方军情时是否要诚信?答案是显然的。此时忠信冲突之时是选择了忠,这是符合人情的。而且孔子不是提倡亲人互相包庇。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事奉父母,若父母有过错应委婉地劝阻,看到自己的意思不被听从,仍然恭恭敬敬而不敢冒犯他们,只是内心忧愁,但不怨恨)所以是要劝阻父母的,而且在劝阻的时候也是以爱以孝为核心。当时读到这里觉得太难得了,这种感情难得。宰我反对居丧三年,说了一堆道理,而孔子只问他亲人死了不到三年就穿精致的衣服,吃美味的食物,你心安吗?你心安吗,这也是从人的内在情感出发的,从仁爱之心出发。那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初读论语毫无感觉,再读时就觉得真好,又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些诗经文章,思想纯正无邪,它讲男女情爱,讲百姓农作,多让人觉得民心纯正。而颜色和音乐也类似,所以孔子正雅乐,反对靡靡之音,喜爱朱色厌恶紫色。(如果用门、墙用深紫色,确实让人有迷乱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