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主题理解 [复制链接]

1#
在《论语》中孔子认为“信”的基本内涵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在个人理念层面, 更强调“忠”。正如“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可见“信”的前提是“忠”,这点在古代尤为明显,一个臣子如果你要去的皇帝的信任,那前提是你必须忠诚于这个国家和皇帝。然后在实践外化层面, 更强调“实”, 即言行一致。在儒家思想士人必须言行一致,而“言必信, 行必果” 强调“信”的实践品格。从最初的“信其行”到后来“观其行”, 更加表明诚信的道德实践非常重要。最后,就是“信”自身的要求而言, 强调“谨而信”。“信”不能以其自身为标准, 不能单纯地为“信”而“信”, “信”是否能够得以实践, 关键在于言者是否“谨”, 只有“谨而信”, 才能做到真正的“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