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孔子“礼”的思想 [复制链接]

1#
孔子的‘礼’原来认为是主张复辟《周礼》的等级制度以区分人在社会上尊、卑、贵、贱的地位。而在《论语》中又不难看出孔子所提倡的‘礼’除了区分等级之外还包含着待人处事要用礼节、礼貌来表明你对他们的爱戴之心。为了了解‘礼’的实质翻阅《周礼》、《礼记》、《仪礼》这三篇古籍的内容,可知这三个之间的内容有连带关系,‘礼’是它们的统称。孔子主张“中庸”,现在解释中庸的含义是:“待人接物要调和折中、不偏不倚。”这种解释和《礼记》中的解释相差甚远,《礼记》的解释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之位,万物育焉。”其中大意是:人在心平气和的时候不会有任何喜怒哀乐的表情这就是“中”,一旦产生喜怒哀乐就要采用有礼有节的表达方式,你的表达方式符合礼节的要求就是“和”,能做到和就达到了“道”的要求。“中”它是天下万物之根本(“中”就是平静、安定);“中”与“和”相符是区别万物不同地位的要求(如:父逝,披麻戴孝哭声悲痛者,其家庭的地位一定是儿子,只有儿子的哭声悲痛才算是孝子才符合“礼”的要求。) 中庸的“中”表示人们心平气和的心态,“庸”《说文》解释为“用”,“中庸”就是人们要采用心平气和的心态对待和处理一切事物,这样才能做到有礼有节。这种理解就和老子的虚静是万物之本一脉相承,也证明了孔子是真正的把古圣人的思想理论付诸于了实践之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