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义”,相对于“仁”的内化于心,“义”更重要的是外化于行,是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论语》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与小人确不是一个阶层之人,价值取向自然不同,君子看重道义,而小人则看重利益。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主张立功、立言、立德。先说桃园结义,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志趣相投、一见如故,为成就一番大事业结为兄弟,三人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三人不仅展现了对于国家的忠义,还有对于黎民百姓的义,更有三人之间浓浓对兄弟情义。我认为这是“义”的一个最高表现了吧。再说负荆请罪,廉颇与蔺相如不和,面对廉颇的一再欺凌,蔺相如一再忍让,后来廉颇知道蔺相如的良苦用心后,主动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家中请罪。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顾全大局、一再忍让是一种大义,廉颇在开始小肚鸡肠、针对蔺相如是小人之为,但后来知道过错积极改正也是义之所在的表现。除此之外,在现代,“义”常见于兄弟义气,即兄弟之间仗义,讲道义,有情有义,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帮助、关爱,也是“义”之范畴。轰动一时的江歌案,可以说是现代版农夫与蛇的故事了,留学生江歌为自己的朋友刘鑫两肋插刀,甚至牺牲自己年少的生命,义之所见;而作为朋友的刘鑫却对救自己而身处困境的江歌见死不救,甚至连为自己救命恩人出庭作证的勇气也没有,义之何在?“羞恶之心,‘义’也”。我认为当今社会正是缺少了一些懂得大义、顾全大局的人,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先行动起来,把“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一个真正懂得大义的人,社会需要正义,需要一些喻于义之人也。行动吧,少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