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信是立国之基(三) [复制链接]

1#
作为统治者,要想赢得民心就更应该信守自己,只有信守自己的承诺才能赢得威信。战国时,商鞅辅佐秦国,决心改革政治以充实国力。“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他就想了个办法,在都城的正门前放了一根粗原木,上边贴了一张告示:“将此原木搬至北门者,赏黄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谁也不肯去搬。商鞅将黄金增至五十两。这时,一个男子半信半疑地将木头搬到了北门,他马上得到了意想不到的五十两黄金。围观的人后悔不已。这以后,商鞅很快得到了人们的信任,变法得以顺利推行。在这里,商鞅看到了“民之信”对于变法的极端重要性,因而采取策略获得了这宝贵的“民之信”。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从而变法取得成功。综上所述,似乎可以这样说,讲求信用,这样就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和信任,能否做到这些,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只有做到诚实,只有做到讲求信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才能达到社会稳定,国家才能繁荣强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