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天人合一 [复制链接]

1#
“和谐”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如今人们更加重视的是“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的和谐共处。“和谐”世界万物融为一体。

宇宙万象万物,都是按其自身的性质而存在的,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运动者。外在强加的东西,只会它的存在状态。这就要求我们顺其自然、,尊重着自然的客观发展规律,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只有尊重自然地发展,才能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有这样的一幕让人心痛,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的是一片片狼籍的被毁掉的森林,留在提上的是一个个庞大的树桩,可见被移走的是参天大树,是要经历多少的轮回。那些破坏自然的人,为的是金钱还是为了谋生,是未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是只是为了眼前利益。

分享 转发
TOP
2#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TOP
3#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说明了人的地位之重要。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在于成万物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则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