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华经典30句 [复制链接]

1#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注释】天,天道,即自然。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坤,厚实和顺。载物,容载万物。 【译文】天道的运行刚劲强健,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要像大地一样增厚美德与度量,承载一切。 【说明】清华大学据此制订了自己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周易》  【注释】尺蠖,一种虫子,身体细长,俗称吊死鬼儿。龙,最初也是指虫子。蛰,冬眠。 【译文】尺蠖弯曲身体,是为了向前伸展;龙蛇冬眠,是为了保存自己的生命。 【说明】成语“能屈能伸”就出自这句话。这个成语提倡善于以退为进,在失意时要能忍耐。  
   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文】骄傲自满招来损害,谦虚谨慎会受益。【说明】这句话点明自满和谦虚的弊与利。
   4.高山仰止,景行行之。——《诗经》   【注释】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 他认为“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仰慕。朱熹注解说:“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止,语助词,表示确定语气。 【译文】高山,可供人们仰望;大道,可供人们行走。比喻为:崇高的道德,可供人们仰慕;光明的行为,可供人们仿效。 【说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以缩略为成语“高山景行”,“景仰”一词也由此产生。因为是名句,后代引用的很多。《史记·孔子世家》:“《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话是用来赞美孔子的,由于在引文后面加了两句(意思是: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景仰”的意思就格外明显了。
   5.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   【注释】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履,踩。 【译文】我战战兢兢,像是走近深渊,又像是踩在薄冰上。 【说明】成语“战战兢兢”、“临深履薄”皆出于此。比喻行事极为谨慎。  
  6.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诗经》   【注释】玉:帮助、相助。汝:你。 “玉汝于成”是个倒装句,意思是“玉成于汝” 【译文】艰难困苦的生活,能够完善你,并使你获得成功。 【说明】这句话意思是要成大器,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玉成”一词源于此处,帮助把这事办成的意思。
   7.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注释】靡,mǐ,无。初:开始。鲜,xiǎn,少。克,能。 【译文】没有哪件事没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坚持到底。 【说明】这句话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注释】兮,语气词。倚,依靠。 【译文】祸,是福存在的前提;福,又埋伏着祸的因素。 【说明】这句是说,福与祸、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  
  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注释】毫末,细小的萌芽。 累土,堆土。 【译文】合抱的大树,生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起于一小堆泥土;千里的远行,始于脚下的第一步。 【说明】这句话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从小事做起,靠着坚强的毅力,成就伟大的事业。    
  10.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注释】恢,大,广大。 【译文】天之网罗广大无边,虽然稀疏,但不会漏失。 【说明】老子所说的“天网”指“天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天意的惩处。

      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译文】了解别人的人,是有头脑的智者,能了解自己的人,是真正高明的人。能战胜别人的人,说明他有力量,但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或:能认识别人叫做机智,能认识自己才叫做高明,能战胜别人叫做有力,能战胜自己才算真正的强者。 【说明】说明认识自己和战胜自己更难,也更高明,更是强者。  
   12.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   【注释】自伐,自我夸耀,自吹自擂。自矜,自高自大。 【译文】自我炫耀的人不会成功,自高自大的人不会有长进。  
  13.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老子》   【注释】谬,错误。 【译文】开始只相差很少一点,结果造成很大的错误。 【说明】强调不能有丝毫疏忽。  
  1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注释】逾,越,超越。 【译文】我十五岁立志求学;三十岁自立于世;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认识了社会人生规律;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说明】这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学习修养的概括总结,说明他一生从不间断地学习修养,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较大的进步,直至晚年达到最高境界。其中“而立”“不惑”“知命”“耳顺”也分别成了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的代名词。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译文】对于学问,知道的不如爱好的,爱好的不如乐在其中的。 【说明】学习,感到快乐才能达到高境界。  
   1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注释】喻,明白。 【译文】只有君子才明白道义,小人只知道获得利益。  
  1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文】君子帮助别人成就好事,不帮助别人成就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18.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注释】坦荡荡:心胸宽广、开阔、容忍。 戚戚:忧愁、烦恼的样子。 【译文】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说明】孔子在这里强调,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心胸狭窄,时常为自己的境遇、利益忧愁不安的人,不可能成为君子。    
  1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注释】诸,“之于”“之乎”的合音词。 【译文】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别人。 【说明】强调自立自强。    
  20.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   【注释】穷,不得志。注意,不是贫穷之意。 【译文】只有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小人穷困时就会胡乱来。    
  21.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   【译文】君子有三戒:年轻时,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要戒女色;中年时,身强力壮,精力旺盛,要戒争斗;老年时,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戒贪得无厌。  
   22.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注释】食,日食月食。 【译文】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犯错误的时候,人们都看得见,把错误改正了,人们又都仰视。
      23.后生可畏,焉知后来者不如今也?——《论语》   【注释】后生,年轻人。 【译文】后生可畏,怎么知道后人不如今人呢?  
    2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注释】仁,仁义,仁政,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译文】有大志有仁德的人,不会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仁道,却会牺牲生命以成就仁道。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译文】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把他的工具磨锐利。 【说明】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26.巧言令色,鲜仁矣。——《论语》   【注释】鲜,xiǎn,少。 【译文】花言巧语、表情谄媚的人,很少有仁者。 【说明】成语“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媚态伪情来迷惑、取悦他人。  
   27.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译文】不要图快,不要看中小利。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看重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28.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   【译文】起初我对人,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而现在,我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  
  2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译文】通过不仁不义的手段取得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 【说明】就是说君子要取财有道,不取不义之财。  
  30.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注释】尤,责怪。 【译文】不埋怨老天,不责怪别人。【说明】成语“怨天尤人”出于此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