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层:引导入佛
要知道父母和自己一样,也是生死凡夫。尽管我们从身心供养和从自身修养上都做得非常好,但若不把父母拔出生死苦海,百年之后,人天永隔,苦海茫茫,何处相见?要报亲恩,机缘难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千古流泪不尽的事。如果劝化父母信佛学佛,能把父母度到西方,永脱生死,直至成佛。这孝可就究竟了。
劝父母学佛,急不得,缓不得;缓不得,急不得。为何急不得?急了容易强按牛头喝水,让父母反感。为何缓不得,父母父母年纪老迈,时日不久。各人善巧思维,能劝则劝,不能劝,则以礼佛念佛诵经等代父母忏悔,所有功德回向给父母。父母子女天性相关,只要至诚,冥冥中定有转移。父母的看法想法又不是死的,一定会转变。众生都会成佛,父母也会,要树立信心。在这里举两个例子:一是一位师兄的爷爷是老红军。他劝说无效,就代爷爷念200万遍阿弥陀佛,结果念到 100万,爷爷就学佛去了。二是我个人,我父亲抽烟四五十年,以前怎么劝也断不了。但在后学学佛进步的过程中,于去年自动不想抽了。
一个人孝顺父母,就有了根基了。我们的祖先真是聪明。他们说:求忠臣于孝子之门。是啊。一个人连父母这样的至亲骨肉、罔极之恩都不爱敬报答,他会对别人好?好也是假的,有所图的。如果一个人放弃了根本,一味从事末节修行,就等于把本来应该往树根上浇的水施的肥用到树枝树叶上了,虽短期看有效果,但终究不成气候。
印光大师开示说,人越过自己的本分去做功德,虽有小益,然而有大祸患埋伏在后面。若说人人都是父母,应该平等对待。话是没错,却理事不圆融,有点呆板,不懂推恩有序。众生固然体性平等,但缘分浅深不同。再说众生也不是都能理解众生平等的。亲人们看你重视外人胜过重视他,他就是要怨恨。我们何苦要招怨呢?还是照顾众生的看法,由亲及疏慢慢感化为是。
出世间大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