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以载道的来源 [复制链接]

1#
“文以载道”说的是文章是来传播道理的,能“载道”的“文”才是好“文”。而朱熹之所以批评文以载道,原因是他觉得这句话颠倒了主次关系,道才是主体,文只是工具而已。
  文以载道的思想 ,早在战国时《荀子》中已露端倪。汉代的扬雄则进一步提出了作者要遵循自然之道的问题。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设有《原道》篇,更加明确地论述了文以载道的问题,强调文是用来阐明道的。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和柳宗元都主张文以载道,韩愈重在提倡“古道”,以恢复自魏晋以后中断了的儒家道统;柳宗元比较注重治世之道,从社会需要出发,重在经世致用,比韩愈的道较有进步意义。
  周敦颐之后,程颢、程颐将其重道轻文的主张,向更加片面的方向发展,甚至认为“作文害道”,完全把文和道对立起来。南宋理学家朱熹则把文看作是道的附庸和派生物,他主张文统一于道,认为“道外无物”,没有离开道而存在的文,文是道的表现形式或反映。这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看,有其合理的内核,但也带着理学家排斥纯文学的偏见。程、朱之后,理学成了儒家的正统,在其后的几百年中,对文道关系的种种意见,便主要表现为宣扬理学与反对理学的斗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