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伦理与礼仪的区别与联系 [复制链接]

1#
所谓“伦理”

,

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间的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

理和准则,

它描述人们应该遵守或追求的规则和价值,

但不会规定人们应该怎么做。

伦理学

是对我们个人和社会的道德体验进行的系统整理工作,

目的是确定规则以对人类行为进行指

导,

确定哪些价值是值得我们去追求的以及应该在生活中培养哪些性格特点






(课程内容有所

讲述,在此不再赘述)





所谓“礼仪”

,则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

人的过程,它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

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

馈赠礼仪、

文明交往等。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

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

在表现。

从交际的角度来看,

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

一种交际方式或交

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

礼仪

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

可以大致分为政务礼仪、

商务礼仪、

服务礼仪、

社交礼仪、

涉外礼仪等五大分支。人们根据礼仪规范,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际交往尺度,塑

造良好的形象,合理的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从伦理和礼仪的定义上可以看出,

两者的处理对象不同,

伦理的处理对象为人与人、



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间的相互关系;

而礼仪的处理对象为人际交往;

伦理的处理对象比礼仪

更广泛和抽象。

  

礼仪是最起码的伦理规范。

礼仪具有重要的伦理功能:

它能引导人们的道德修养,

显现

人们的道德精神,

保证道德原则的实施。

具体地分析礼仪的道德功能,

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

方面,或者说是三种实现形式:

  

以礼“引”德:礼仪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行为规范,可以“引导”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在

“仁、义、礼、智、信”这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中,礼是很重要的范畴;在人的行为规范中,

礼仪是最起码的、基础性的规范。如果人没有礼,就谈不上道德修养。从人的一生来看,最

初接触的行为规范就是“礼”和“礼仪”

。人出生后,首先教给他的是简单的礼仪知识和规

范:在接人待物方面,要恭敬、谦逊、礼貌;在仪态仪表方面,要端庄、调和、文雅。这是

人生的第一堂德育课。此后,人们才学习善良、宽容、诚信的道德规范。这就是以教“礼”

为基础,引导人们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逐渐成为有道德的人。

  

以礼“显”德:礼仪作为一种道德精神的外在形式,可以“显现”人们的道德水平。礼

仪可以展现一个人的道德素质,

从他的仪态和行为中,体现出对“礼”的价值的认知水平和

对“礼”的执行的修养程度。礼仪和伦理,实际上是一种本质和现象的关系,在社会生活和

交往中,总是通过“礼仪”来显现“伦礼”的修养,显现一个人的内在的道德素质。人的道

德素质是沉淀在内心世界的,但是,

它可以通过人的礼仪行为表现出来。所以,观察一个人

的仪态仪表、行为举止、语言文字,往往可以了解他内心的道德世界,包括道德认识、道德

倾向和伦理精神,从而评价他的道德水准和修养程度。

  

以礼“保”德:礼仪作为一种操作性强的道德规范,可以“保证”伦理原则的实施。礼

仪这种规范和准则的操作性很强,可以用语言、文字、动作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规定。礼仪是

待人接物的道德规范,也是保证“礼”的实施的基本条件,我们选择适合“伦理”的内容的

“礼仪”

,就可以贯彻“伦理”的内助之贤精神;选择适合道德原则的“礼仪”

,就可以把道


  










德原则的要求按照“礼仪”的方式组织起来,落实到人们的行动上。通过礼仪教育和训练,

可以帮助人们增强内心的道德信念,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在社会交往中进行标准化操作,

从而保证道德原则的实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