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儒家文化的当代传播 [复制链接]

1#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文化和软实力建设逐渐上升为中国的国家战略。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门就我国的文化建设作出部署,明确提出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建立强大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主流和底色,在整个传承体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自2006年以来,我国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所孔子学院,孔子作为中国文化的符号,已经为世界各国人民所认可。国内权威的儒家文化研究和传播平台有国际儒联、中国孔子基金会和各高校国学院等,其中中国孔子基金会作为国家设立的儒家文化当代传播与应用的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电影、电视剧、动画片、记录片、电视节目(如《新杏坛》)、出版物(如《孔子研究》、《儒风大家》等)的策划、投资方面,还有产业探索方面,设立了山东儒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对儒家文化的当代应用进行了有效探索,与金融机构合作发行孔子卡、建立国学社区、公交《论语》、国学大讲堂、与茶酒等文化的提升与融合等,通过不同形式的儒家文化渗透与普及,使大家对儒家文化有了一个全面、直观的认识。
由于长期以来社会大众对儒家文化的误解,使儒家文化被插上了腐朽、保守、专制的标签,是通过普及,让大家认识真实的儒家、人性的儒家、当代的儒家、国际化的儒家的时候了。
分享 转发
TOP
2#

随着社会的发展的历史的演进,儒家学说从内容到形式都得到了不断地丰富与发展,其社会功能也在与时俱进,并逐步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文化内涵。面对全球化文化浪潮的冲击与融汇,对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的探讨与思索也越发激烈和深入。
TOP
3#

儒家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已经不是几句话、几段文字能够说清表明的,其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加以吸收,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其发扬光大,实现儒家文化应有的现代价值。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灵魂之所在,丢弃它等于自取灭亡。我们有责任重拾儒家文化,有义务将它弘扬传承,这说大了是民族的事,说小了则是我们的人生获取自身价值,获得社会肯定的关键。
TOP
4#

1.以适应于时代的方式促进儒家文化传播。阐释经典的传统研究方法当然要继续,但普及儒家文化不能局限于历史的描述和学术的研究;2.以创新传统方式深化儒家文化传播。在信息技术普及的当下,加强儒家典籍的整理、研究和出版,推进儒家文本资源的数字化,在国民教育中加强儒家经典的学习,构建现代化的儒家文化传承体系;3.以生活化的方式推进儒家文化的有形传播。儒家文化不能博物馆化、学院化,而应走入大众日常生活,依靠多样化的手段,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形式传播,让儒学走进现实生活,形成一种无处不在的价值指引。
TOP
5#

我国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所孔子学院,孔子作为中国文化的符号,已经为世界各国人民所认可
TOP
6#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主流和底色,在整个传承体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应加强儒家典籍的整理、研究和出版,推进儒家文本资源的数字化,在国民教育中加强儒家经典的学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