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是的,礼仪是个双字词 分为礼和仪 “礼”字和“仪”字指的都是表示尊敬的方式。“礼”,多指个人性的尊重,鞠躬,欠身,作揖,抱拳等,是为礼;“仪”,则多指集体性的,如欢迎仪式,阅兵仪式等,祭天等等。是为仪。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荀子•礼论》)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处在社会组织里行为的规则。
礼仪是最低廉的、考虑到双方的陌生人交际准则。最利于大家共同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的规则。
在与不熟悉的人际交往中,遵守礼仪行为是最有保障的。因为你不知道你的什么行为会触犯到对方,对方也不知道什么行为会触犯到你。大家选择一种一般情况下最有利于双方的交际方式,作为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行为。
也因此,熟人交际中可以适当的依据情形不遵守某些礼仪行为,也会依据适当情况遵守某些不被视为礼仪行为的礼仪举动。把熟人范畴扩大,就变成了一个地域的行为文化。
破坏规则的人能够一时的受益,但是万一遇到同样的状况,此时别人不遵守礼仪。小处不利于共同发展、大处可就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