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安全提问(未设置请忽略)
母亲的名字
爷爷的名字
父亲出生的城市
您其中一位老师的名字
您个人计算机的型号
您最喜欢的餐馆名称
驾驶执照的最后四位数字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切换到窄版
论坛
会员
搜索
帮助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国学基金会
»
论坛
»
中华义理总坛
»
中华伦理里的礼仪廉耻
论坛
中华义理总坛
仁坛
义坛
礼坛
智坛
信坛
忠坛
孝坛
廉坛
毅坛
和坛
返回列表
查看:
614
|
回复:
2
中华伦理里的礼仪廉耻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14978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武科大李瑞恒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2
积分
112
性别
注册时间
2015-11-12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04 23:10
|
只看楼主
礼义廉耻,是做人的基本规范。春秋时代齐国的管仲把礼义廉耻称为国之“四维”。 古人认为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指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礼”就是不能越出应有的节度,即思想行为不能超出道德规范;“义”,义为事之宜,也就是行动准绳,;“廉”,就是不隐瞒自己的缺点错误,即廉洁不贪;“耻”就是不与不正派的人在一起,即要知羞耻。他认为“礼、义、廉、耻”与法相比,比法更为重要,把它们认作支撑国家大厦的四根柱子。
“礼”在四维中为首,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泛指典章制度和礼节礼仪。《左传》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礼的作用在于巩固国家、维护社会、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知耻,也就是知道羞愧和荣辱,是人所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感。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义”,由“我”和表善祥之意的“羊”组成,意为我善良,深深包含着人性本善之义,此说明“义”乃与生俱有的德行。故《礼记》言:“夫义者所以济志也,诸德之发也。”有义者,乃有德之宜(道德的准则)、事之宜(立身处事的依据)、天理之所宜(顺乎天道自然的法则)
明礼和知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明礼,才会知耻;只有知耻,才能守礼。“耻”,从心,耳声,乃羞愧之称,羞愧乃心有所惭而生,故从心。又以耳为司听闻之器官,人每因闻过而耳赤面热,故“耻”从耳声。
义,即使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道德标准。应该有正义感,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要尽力去帮助,解决问题。对朋友要有道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绝无企图之心。
廉,从广,兼声,本义作“仄”解,即侧斜之意,见《说文》,乃指堂屋之侧边而言,故从广。又以“兼”从手执二禾,有合二为一之意,廉虽在堂侧而实与堂相连为一,故从“兼”声。堂边廉石多平整修洁,又棱角高耸峭利,故人有高行谓之廉。从廉所组成的常用词如清廉、廉洁、廉明、廉正、廉直就可以体会,“廉”是指气节清高、品行峻洁。《孟子·离娄》:“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按人之本性,谁不喜清高而恶污浊?但往往有许多人过不了贪欲和私利这一关而身败名裂,这就叫做不知廉耻。
廉、耻,是立人之大节。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对不知廉耻的行为抨击最烈:“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礼义廉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国之四维,是后世治国者甚至把它们当作救世的法宝。只有树立正确的关键,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那么国家才能真正走向富强。
分享
转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5937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武科大张国栋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6
积分
61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1-04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05 00:28
|
只看该用户
感悟深刻 礼义廉耻 可谓中华文明之要义 自古就有 廉耻为立人之大节 所以我们应该知廉耻立大节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5930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武科大白家虹
组别
新手上路
生日
帖子
4
积分
39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1-04
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05 01:48
|
只看该用户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论坛
中华义理总坛
仁坛
义坛
礼坛
智坛
信坛
忠坛
孝坛
廉坛
毅坛
和坛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