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和”这个概念,在中国哲学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几乎一致贯穿者整个中国的发展历史,更加的渗透到中国人民的心中,“和”的精神从古到今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我国举办的奥运会开幕式上还有关于“和”的节目,这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传承,不仅止于在古人那里,在现当代全球化的实现已相对完备的情况下,各国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下我们依然未曾丢掉这种精神,并且将其展现在世人面前。国强并不会一定称霸,我们一贯的民族所传承下来的精神当中有“和”的精神,这并不是仅仅为了应对当前有人质疑中国将如其它强国一样,走上国强必霸的道路。当然这种担心是有必要的,谁也不愿有人可以随意被别人干涉或者支配,当然这种论调的持有者中却是绝大多数是别有用心的,并非真的是从安全上考虑,而只是单纯的不想再有国家发展起来分享其所既得利益,动摇其本身的霸主地位。所以在面对这种情况下,我们向全世界展示,我们一贯的态度,给出我们的承诺,和平发展,共同发展,共同获利。
中国从历史上来看就可以看出我们一直是在坚持走以和为贵的道路,不愿去所谓的争霸,不管是在个人的为人处世还是在国与国间的交流,求同存异一直是我们的主要线索,不去强制与自己意见不同的对方一定要与自身相同,或者更是服从自己,这与我么一贯的传统思想不符,一直不是靠武力去征服别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只有做到“以德服人”才能真正的使人从行动到心上都是服了的,不然就只是表面上的服气,其实内心可能是完全不赞同的或者甚至在想着怎样去推翻这个“暴政”、“暴君”,只是现阶段力量有所不够,在隐忍着,一旦力量可以反抗了,那将是一场很狂暴的暴风雨,所以中国政治向来不主张用武力来实现和维护自己的统治。但除了一种情况之外,便是改朝换代之际,很少不用武装起义就能达到目标的,则是一种特殊情况,只是为了一个更好地时代,使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况且可以从每个朝代的前几任君主的治世之上可以看出,基本都是实行休养生息,与民休息的政策,不似前朝那般残暴,也正是因着前朝的暴政才会有起义这一说,开国的那几任帝王几乎都知晓一个朝代的灭亡就是因为于人民而言,未曾实行仁政,太过暴虐,很多的事太过,才致使其王朝走向灭亡,这也是在开国前几代经常出现各种明君,出现各种治世的一个原因。但时间久了,他们的后代在太过安逸的生活环境中,很多便不再有亲身感受,以致很多事就慢慢地发生着变化了,有走向另一个极端,于是有又下一个朝代取而代之。但不管一个时代如何的暴乱,其根本的指导思想肯定不是希望如此,只是在后世之人的具体现状使本原的东西被遮蔽了。这也是与中国历来强调的“仁政”不谋而合,其内在精神都是一贯的,非以暴力为前提基础而推行政策,而是以仁德为根基思考政策,以力量来作为保证,总会有一些是讲理所做不到的,所以才需要武力作为后盾,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以便可以很好的应对,但武力却终究不能作为最根本和最前提的存在,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条件,这样才能天下太平。
这也从侧面体现出儒者“平天下”的胸襟和抱负,“平天下”是儒者由内而外,即是由内圣而开出外王的一个必然结果,儒者从来都不是仅止于关注自身,在几身修养有所成的情况下便欲将从中的所得发散出去,不光自己一个人得,还欲使天下均有所得。 但要想天下太平,前提必须要有“和”,一种态度、一种氛围、一种精神,只有社会主流是如此的,方可实现,若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只要有一不能“和”,如何会得以“平”?因不和便不能容,不能容除己之外的存在便有争,有争便会有斗,争斗的发生,很难说能做到太平,这也是不可能的。只有心境能够平和,才能在处事中去容那些不同,与己相异的存在,这样也才不致使争端发生,若都能理解并做到以和待人接物,则可以捉到“让”,这就是一种不争,“夫唯不争,其孰能与之争”便是这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