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礼之感 [复制链接]

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八八行列的乐队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都能容忍,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呢?”这是孔子对破坏礼制行为的严厉批评。礼代表的是社会的秩序,恢复周礼,是孔子一生孜孜以求的政治目标,季氏不仅仅是鲁国大夫,竟敢用僭,可见在当时这种“礼崩乐坏”到何等地步,俗话说的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一切都需要礼仪进行规矩,社会才能秩序井然。孔子的礼规范了人与人之间,父子之间、君臣之间、朋友之间、长幼之间,同时也规范了国家运作的种种制度。当今在中共十八大闭幕后,再次掀起反腐败风暴,反腐话题频频发声,仿孔子的话可以形象的论述为“贪污腐败,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不论是孔子的忍,还是反腐活动,都是要求我们强化政治思想意识,讲规矩,讲道德。
分享 转发
TOP
2#

“体仁”或“行礼”,其根源在于“正心”。古人讲:“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君子遵循的人生信仰,而通达这一道路的关键在于“正心”;“正心”先要“诚意”,“诚意”则在于“格物致知”。孔子认为,学不仅是要“博文”,更要“约礼”,以后儒之解,是既要有格物的功夫,要“知止”,即“止于至善”。从而可见,学的过程既是向善,“成仁”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起到关键之作用的,即使要“克己复礼”。既然“学”是为了达成“仁”,实践“礼”,那么就必须对“学的方法有所要求。”在一点上,孔子从很多方面提出了“学”的具体方法,所谓“因材施教”也。但是,能称得上为“好学”的,却只有颜渊的“不迁怒,不贰过”。前者是说颜子可以不任情伤礼,后者则体现了他可以择中庸之礼而笃行之 。要做到“不任情”,“择中庸”,其根本条件是“正心”,只有“思诚正心”,才可以做到“好学”。这是对“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对人本心的肯定。在孔子思想中,“克己复礼”而“仁”的第一个关键,在于“学”;而“学”的基础在于“正心”,由此,才能够真正的展开“克己复礼”的礼学思想。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