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人类对于死亡都心怀敬畏,对未知事物和不确定事物没有把握,社会人文科学的发展减少了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茫然,然而自然科学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人类的心灵世界。佛教死亡论作为人类心灵学的研究成果,无论对错都具有参考价值,我们应该予以一定的重视,吸收其积极成果,为人类心灵学研究添砖加瓦。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相传是释迦摩尼创立,当时印度人民生活在压榨的魔爪之下,生活极其艰苦。释迦摩尼创立的佛教是一种支撑受苦受难的人民通过自我心灵救赎得到解脱的思想,很快就传播开来。但是最终因为无法抵抗印度的封建专制势力而把目光投向了邻近国家。佛教传教士离开祖国,到邻近国家传教,在那些本土文化能与佛教文化相交融或者说可以和谐共存,互相促进的国家,佛教文化存活了下来,并且带有了该国文化的色彩。佛教的死亡学教人向善的功能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等的思想,因而还有存在的印记。佛教死亡学的现世价值有以下方面。第一,佛教死亡学对于现代中国那些文化水平不高或信奉佛教的人来说,是一种心灵的抚慰剂,是指导他们向善的旗帜。第二,作为关于人类死亡的思维成果,奠定了人类意识世界研究的基础。第三,对于人的临终关怀有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