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学生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 [复制链接]

1#
1.大学生要有对祖国的热爱和社会的奉献精神

热爱祖国,奉献社会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是挥卫民族尊严,维护祖国利益的崇高品德,是大学生应具备的道德人格。大学生应有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深厚感情。这种感情就是一种对本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今天,我国在改革开放下所取得的辉煌业绩,足已向世人昭示中国人民有能力和智慧摆脱贫穷和落后的面貌,重新站到世界的前列。大学生有理由自信、自尊和自豪,中国一定能完成繁荣富强的大业,使申华民族再次腾飞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且,大学生应有为国家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报效祖国的责任意识。新时期的大学生不能放弃忧患意识,只有如此才能心存压力,知难而进,不断变压力为一股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振邦兴国。

2.大学生要有自尊做人和诚信不欺的精神

大学生讲人格的尊严就是要使自己趋于高尚并受到他人的尊重,促使自己时刻作出善的行为选择,在生活中表现为诚实、智慧和勇敢,而当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侮辱时,能愤然保护自己人格尊严。如果大学生缺乏这种尊严感,势必会使自己自卑自弃,甚至出现人格的沉沦与失落。为此,大学生就要首先讲礼义廉耻,特别是要知耻,它是大学生人格尊严的底线。新时期大

学生不仅自尊自爱,还应尊重他人,即做人实事求是,诚信不欺。诚信是传统文化和经济文化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人格,是与人合作,交友的重要前提。只有诚实守信的大学生才会受到人们的普遍信赖、欢迎和尊重,愿意与之交往,委以重任;反之,人们会敬而远之,不愿与其交往、合作,那么也就丢掉了做人的尊严。

3.大学生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

新世纪,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创新素质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因素,没有创新,知识经济便失去了生命力。创新不仅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人生命存在的内在需要。简单的重复活动会使人厌倦,而只有超越既往才会给人一种新奇、振奋,使人充满活力、信心和乐趣。因此,我们所培育的大学生必须具备勇于创新的道德人格。而要使大学生做到超越现实,就必须不断提升他们的生存境界,弃旧图新、破旧立新,进行独创性活动,做到不断变革、进步和超越,想前人之未想,做前人之未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