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所理解的孔颜之乐 [复制链接]

1#
古代仁人志士众多,我唯独欣赏其三,颜回就是其中一位。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极富学问。《论语·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雍也》)。
世人常用“孔颜之乐”来形容安贫乐道的境界,而真正能做到的人却寥寥无几。那么,何谓“孔颜之乐”呢? 朱熹认为"孔颜之乐"包括三个方面和三个层次:"鸢飞鱼跃"境界、"无一夫不得其所"境界和"万物各得其所"境界。对于如何求得"孔颜之乐",朱熹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全面而系统的"无意必固我"、"内外交相养"的持敬方法和"以己及人""推己及人"之忠恕方法,以及推而至于至极的"致中和"方法。
陈杰思学者认为,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快乐,是人通过修养,进入了与道同在的境界,进入了物我为一的境界,心灵得到滋养,慰藉,充实,安顿,惟有乐道,才能安贫。的确,如果一个人杂念太多,功利性太强,或总是囿于一些细枝末节,太过计较,连生活最基本的快乐都体味不到,更不要谈“孔颜之乐”了。
面对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我更愿像苏轼一样“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像张志和一样“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像孙光宪一样“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即使过着清贫的生活,精神却处于无限的悦乐之中,这就是我想要的孔颜之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