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安全提问(未设置请忽略)
母亲的名字
爷爷的名字
父亲出生的城市
您其中一位老师的名字
您个人计算机的型号
您最喜欢的餐馆名称
驾驶执照的最后四位数字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切换到窄版
论坛
会员
搜索
帮助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国学基金会
»
论坛
»
中华义理总坛
»
我们民族“礼”的现状
论坛
中华义理总坛
仁坛
义坛
礼坛
智坛
信坛
忠坛
孝坛
廉坛
毅坛
和坛
返回列表
查看:
580
|
回复:
1
我们民族“礼”的现状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14708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武科大付先磊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6
积分
71
性别
注册时间
2015-10-31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5-10-31 12:54
|
只看楼主
昔者,国人知书达理,妇女贤良淑德。孔子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自然是不能完全采取的,但是,孔子所提倡的礼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中国人的创造性,但的的确确让中国人有了一种美好的品质,这种美好的品质,一直流传了几千年,为人们所提倡,甚至为外国人,也努力学习孔子,学习让他的思想和礼仪。孔子所提倡的礼仪,是周礼,周礼是什么?其实就是周朝所制定的有关祭祀、生活等方面的礼仪,孔子认为这在当时是非常合乎情理的,所以,在《论语》中,孔子曾不止一次提到礼,这里的礼,自然是周礼,例如: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博学知识,用礼仪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犯错误了。总而言之,孔子所提倡的礼为后人沿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的待人接物无所不礼,一句话,一封信的称谓,都要按照严格的礼仪来。
然而,今天,这种“礼”的现象似乎很难看到了。人们素质低下,中学生出口成脏,孩子都这样,大人更不用说了。还有大量的新闻报道中国人在国外的不文明行为,中国人已经蒙受了很大的羞辱,那么,究其原因,首先是我们民族丢失了这样一份文化,一份修养,一份内涵,当然,社会有一定的责任,残酷的现实让人们顾不上这些礼仪,首先解决的是饥饱问题,所以,在中国人民都饿着肚子提着脑袋的那个年代,谁还会管其他的,因此礼仪弄丢了。然而也很难拾回来了。面对这样的一个现状,我们不是自暴自弃,而是应该从根本做起,那么,根本在哪里?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那么少年知礼则国人知礼,那么首先就是父母和老师的教诲了。可是,孩子们也会受到生活中粗鲁人的影响,毕竟好东西难学坏的易学,就要让孩子尽量避免这些人。其实只要父母老师教的好,孩子学坏也是很难的。所以父母应该悉心教导,给他们讲故事,让他们明白其中的道理,循循善诱,而不是逼迫他们去学什么儒家文化。
总而言之,在礼这方面,国人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们任重而道远,当然也就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4548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武科大张先杨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6
积分
61
性别
注册时间
2015-10-26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5-10-31 18:12
|
只看该用户
古人所说的三纲五常在封建社会体制下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对维护封建统治有重要意义,但显然在主张明主法制的今天已经不合适了,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论坛
中华义理总坛
仁坛
义坛
礼坛
智坛
信坛
忠坛
孝坛
廉坛
毅坛
和坛
浏览过的版块
礼坛
仁坛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