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仁者爱人。 [复制链接]

1#
——“爱人”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在《庄子》那本书里,有这样一则典故:孔子花费了一生的心血,整理编撰出周代流传下来的诗、书、礼、乐、春秋等典籍,他想让这些典籍有个归宿,以便流传后世,子路知道了老师的心思,便建议说:“周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名叫老子,现在退休在家,这个人很有学问,你可以去找他帮忙。”孔子通过关系找到老子,说明来意,老子一向不欣赏孔子的思想,对这个小自己二十多岁的晚生的招摇性格也看不惯,态度很冷淡,不想帮他的忙,孔子便捋起袖子,取出《春秋》,高谈阔论起来,老子眯着眼睛,听了一会儿,突然打断他说:“太长了,说点简要的。”孔子回答说:“简要的就是一个‘仁’字。”(《庄子-天道》)

  

是的,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千言万语,就围绕着一个“仁”字作文章,那么,什么是“仁”,在孔子那里,它都有些怎样的内涵呢?

  

一、仁是一种大道德

  

在《论语》中,孟武伯(鲁国权臣孟懿子的儿子)与孔子有这样的一次对话:

  

武伯问孔子:“子路是个仁人吗?”孔子回答说:“不知道,子路可以到千乘之国(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担任军队的后勤部长,但我不知道他能否达到仁的境界。”

  

武伯又问:“冉求是个仁人吗?”孔子回答说:“不知道,冉求可以到有一千户人口的或有一百辆战车的封地做宰相,但我不知道他能否达到仁的境界。”

  

武伯再问:“公西赤是个仁人吗?”孔子回答说:“公西赤可以站在朝廷上,穿着整齐的衣冠,做个礼宾官,但我不知道他能否达到仁的境界。”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论语-公冶长》)

  

子路、冉求、公西赤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一个可以做军队后勤部长,一个可以做宰相,一个可以做礼宾部长,他们各具其长,都很有才能,但孔子认为他们都没有达到仁的境界。言外之意,对一个人来说,才能不是最重要的,那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孔子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千里马可称道的不是它的体力,而是它的品德。(《论语-宪问》)

  

显然,在孔子那里,“仁”是指人的品德,属于道德范畴。

  

子贡和颜回也是孔子的两个得意门生,一个有才,一个有德,而孔子经常表扬颜回,很少表扬子贡,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真是贤人啊,一碗饭,一瓢汤,身居穷街陋巷,人们都无法忍受这种清苦,他却乐在其中,颜回真是贤人啊(《论语-雍也》)。

  

听孔子表扬颜回,子贡有些吃醋,他也想从老师那里得到一句好话,他问孔子:“赐也何如?”——我这个人怎样,孔子说:“女器也。”——你只是一个器皿,意思是你只是个能干的人——会做生意、外交能力强,是个人才,但不是个道德高尚的人。(《论语-公冶长》)

  

在孔子那里,仁作为道德范畴,还不是指一般的小道德。

  

一次,子张问孔子:“子文三次出任楚国宰相(令尹),都没有显得兴奋的样子,三次被罢免,也没有显得悲哀的样子,而且每一次离职时,都要把一切政事告诉新任宰相,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算?侵页狭恕!弊诱盼剩骸笆歉鋈嗜寺穑俊笨鬃铀担骸安恢溃庠趺此闶侨嗜四亍!?br>  子张又问:“齐国大夫崔子杀了自己的国君齐庄公,陈文子(另一大夫)家里虽有四十匹宝马,都舍得丢下,离开齐国,跑到另一个国家去;他发现这个国家的大夫跟崔子差不多,于是又离开,又跑到另一个国家去;又发现这个国家的大夫跟崔子也差不多,于是又离开,这样的人怎么样?”孔子说:“可算是清高了。”子张又问:“是个仁人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也算是仁人呢。”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杀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论语-公冶长》)

  

子张在这里提到的两个人,一个是子文宠辱不惊,为人厚道,一个是陈文子清高,不与人同流合污,都是些品德高尚的人,但孔子认为:宠辱不惊,厚道,清高,不与人同流合污,虽然都是高尚的品德,但还不是最高尚的品德,意思是不是所有的好品德都符合“仁”的要求,比如:

  

“刚毅木讷,近仁。”——刚强、坚毅、朴实、木讷,这四种品德只是接近于仁(《论语-子路》)。

  

原宪问孔子:“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可以算做到仁了吧。”孔子回答说:“能够做到这一些已经很难得了,但我不知道是否达到了仁的境界。”(“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论语-宪问》)

  

由此看来,孔子对仁的要求是很高的,它既不是指一个人的才能,也不是一般?男〉赖拢侵复蟮赖拢敲矗鬃铀衔拇蟮赖拢降资鞘裁茨兀?br>  二、仁是“爱人”

  

人是群居性的社会动物,我们每一天都要跟人打交道,上有父母、中有伴侣、兄弟姐妹,下有子女,单位里有领导、同事、部属,社会上有同学、朋友、合作伙伴或竞争对手,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而如何处理这些人际关系,人与人如何相处, 就是孔子终身研究的课题。

  

“仁”字从拆字意义上理解是“两个人”或“人与人”,两个人相处,人与人之间,最佳的境界是什么,当然是相爱,领导爱群众,群众爱领导;父母爱子女,子女爱父母,哥哥爱弟弟,弟弟爱哥哥,丈夫爱妻子,妻子爱丈夫,大家和和睦睦,亲亲热热,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啊, 所以,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樊迟问仁),孔子不加思索的回答:“爱人”(《论语-颜渊》)

  

父母对子女的爱叫做“慈祥”,子女对父母的爱叫做“孝顺”,哥哥对弟弟的爱叫做“善待”,弟弟对哥哥的爱叫做“尊敬”;丈夫对妻子的爱叫做“恩义”,妻子对丈夫的爱叫做“听从”;长辈对晚辈的爱叫做“恩惠”,晚辈对长辈的爱叫做“听话”;领导对群众的爱叫做“仁爱”,群众对领导的爱叫做“忠心”。即所谓的“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礼记-礼运》)

  

由于“爱”这个字的意义太狭隘,不能涵盖以上内涵,我们的先人就发明了一个特别的字——仁,这个字表面上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两个人”,或者是“人与人”,但内涵却极其丰富,意味深长,“两个人”、“人与人”,你们自己去想,两个人该怎么相处,怎么过。

  

三、仁是“恭宽信敏惠”

  

仁爱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它还有许多外延的东西。

  

子张问孔子什么是仁(子张问仁),孔子回答:“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在世上能做到五个方面,就达到了仁的境界。子张说,请讲具体一点,孔子回答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虎》)

  

1、所谓“恭”,就是对人恭敬有礼。

  

人与人相爱,有一个最基本的东西,那就彼此之间讲礼貌。在生活中,我们发现有礼貌的人总是受人欢迎,傲慢的人总是被人讨厌,别人对我们有礼貌,我们的心理就会产生愉悦,对我们无礼,就会感到伤心。实际上,礼貌不仅是一种社交礼仪,也是心灵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将心比心,见面多礼让、多微笑、多寒喧、多打招呼。“大伯大娘,叔叔阿姨,哥哥嫂嫂”,叫声甜一点,笑容灿烂一点,上车时让人先上,出电梯时让人先走,“对不起”、“谢谢”脱口而出,成为口头禅。这样,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一份融洽,少一点隔阂,多一丝温暖,少一些寒意。试想,你如果碰到熟人朋友、领导同事不打招呼,人家一定以为你对他有意见了,那么,平时一点点的小事都会被扩大起来,久而久之,隔阂越来越深,从而成为陌路生人甚至反目成仇;如果你经常跟人大招呼,问好,即使平时有一些矛盾和不愉快,也会被融化。

  

对于领导者来说,恭敬礼貌还是一门领导的艺术:

  

仲弓问孔子什么是仁(仲弓问仁),孔子回答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出门办事如同去待接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祭祀(《论语-颜渊》),意思君王君临天下、使唤百姓,态度要诚恳谦躬,要怀有一种礼敬的心情,这就是所谓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王以礼敬的态度使唤臣民,臣民以忠心为君王出力(《论语-八佾》),君王只有“礼贤下士”,才能取得人心,使唤臣民,臣民再苦再累也无怨言,这就是所谓的“恭则不侮”、“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论语-学而》)

  

布置一项任务,如果你主动去下属的办公室,对他说:“你能不能帮我把这件事做了?”对于你的谦卑和礼貌,你的下属一定很感动,他将不遗余力,加班加点,出色完成任务,再累再苦也心甘情愿。

  

如果你把他叫到你的办公室来,板着脸对他说:“这是一件很急的事,你必须在两天内给我搞出来。”他当然也会去做,但心里却不愉快,边做边埋怨,牢骚怪话讲了一堆,骂娘的都有,虽然任务也完成了,但质量可想而知,这就是不同的领导态度造成的不同结果。

  

2、所谓“宽”,就是宽容,这是“爱人”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

  

子贡问孔子:“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一句可以作为终生奉行的话吗,孔子回答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就是“宽容”,自己所不想做的,不要叫别人去做,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于人(《论语-公冶长》)。

  

两个小孩在饭桌上吃饭,其中一个发现自己碗里有一块肥肉,眼珠一转,趁另一个小孩不注意,就把肥肉塞进他的碗里——自己不想吃,为什么要让人吃呢。

  

寒假,某校学生轮流护校,一天夜里,天寒地冻,狂风怒吼,两个学生——一个大个子一个小个子——穿着军大衣,抱着木头枪卷缩在二楼值班室的角落里,外面一片漆黑,学校周围满是坟堆,两个人心里怕得很,都不敢往外面看,这时,楼下“乒乒乓乓”的一阵响,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个子对小个子说:“你下去看看。”小个子说:“你去”,两个人推来推去,相持不下,最后,小个子嘟囔了一句:“自己不敢去,叫我去。哼。”

  

是啊,自己不爱吃的东西,叫人家吃,自己不敢做的事,叫人家做,在孔子看来,这是不道德的行为。

  

实际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种将心比心的思维模式,也就是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就容易取得彼此的理解。人类今天之所以有这么多矛盾和问题,都是因为替自己想得太多,替别人想得太少的缘故。

  

在孔子那里,宽容还表现为: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对人不要苛备求全。( 无求备于一人。《论语-微子》)

  

看人看大节,小毛病可以原谅。(大德不踰闲,小德出入可也。《论语-子张》)。

  

水清无鱼,人察无友。一个人如果对人太认真、太计较、太苛刻,就没有人愿意跟他玩,做领导的也一样,如果对部属苛备求全也会失去群众基础。

  

因此,只有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处世做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看人看大节,就会被人拥护,受人欢迎,这就是所谓的“宽则得众”。

  

3、所谓“信”,就是诚信。

  

诚信是孔子思想重要的内容,并把它当作立身处世的根本,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輗和軏都是古代车辆上的插销,没有它,车就无法走动——一个人若没有诚信,不知道如何立身处世,就像大车没有车輗,小车没有车軏一样,寸步难行(《论语-为政》)。

  

子贡问孔子如何从政,孔子回答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粮足,兵足,百姓信任。

  

子贡说:“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如果不得不减去一项,先生要减去哪一项,孔子回答说:“去兵。”

  

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第二项呢,孔子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粮食、军队、百姓信任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但最重要的的还是百姓信任,一个国家粮再多,兵再强,如果统治者不讲信用,失信于民,这个政权也会灭亡的,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没有百姓的信任,没有百姓的信任什么事都做不成。

  

由此看来,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诚信都是立足之本,儒家是这么认为的,道家和法家也是这么认为的。著名的商鞅变法,就是从取信于民开始的。韩非子在他的书中,也反复强调诚信的重要性,为了说明问题,他讲了很多故事,其中,“曾子杀猪”和“李悝带兵”就是正反两面的教材:

  

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市场买菜,她的孩子哭着要跟去,母亲说:“你回去,我回头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妻子从市场回来,看见曾子把猪绑了,准备杀掉,妻子阻止说:“我是跟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不能跟孩子说着玩,孩子无知,所有的言行都是跟父母学的,听父母的教导,今天你骗他,是教他骗人,母亲骗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于是,便把猪杀了,煮了给孩子吃。

  

李悝带兵与秦君作战,他跑到左路军的阵前,说:“快,右路军已经冲上去了!”接着又迅速奔跑到右路军的阵前,说:“快,左路军已经冲上去了!”于是左右两路军都冲了上去,第二年,又与秦军作战,几乎被秦军彻底打垮,这是不讲信用的恶果啊。《外储说左上》

  

一个人没有诚信,容易伤害别人,但伤害最大的还是自己,因此,诚信,不仅是对别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不仅是爱人,也是爱自己。

  

“信则人任焉”,君主只有有诚信,才被百姓信任,同样,臣子只有有诚信,才被君王任用,即所谓的“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君王首先要取得百姓的信任,才能去役使百姓,否则,百姓就会认为君王在施暴政,在奴役自己;臣子必须取得君王的信任,才可以向君王进谏,否则就会被君王视为诽谤自己(《论语-子张》)。

  

4、所谓“勤”,就是做事勤快。

  

一次,子路问孔子如何从政,孔子回答说:“先之劳之。”“先之”就是以身作则,做带头垂范,“劳之”就是操劳,子路又问:“请多讲一些。”孔子回答说:“无倦。”就是不要懈怠。(《论语-子路》)实际上讲的勤政的问题。

  

孔子是个做事勤快的人,《论语》中有一段关于他接待外宾的描写,表现他做事利索的情景:

  

国君叫孔子去接待外宾,他的脸色马上变得庄重起来,脚步也快起来,他向左右前后的客人频频拱手作揖,衣裳的下摆前后摆动,但不凌乱,快步走路就像鸟儿张开翅膀,等客人走后,他马上向国君汇报,说:“客人都走了,已经看不见他们的背影了。”(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jue)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chan)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论语-乡党》)

  

“敏则有功”意思是只有做事勤快才会有成绩。

  

在孔子思想中,做事勤快总是和说话谨慎联系在一起的,他说:“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因此,说话谨慎也是“仁”的一个重要内涵。

  

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是仁(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就是说话谨慎。”司马牛说:“说话谨慎就是仁吗?”孔子说:“说到的不一定能做到,说话能不谨慎吗?”(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谓之仁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论语-颜渊》)

  

说话慎重还因为说出去的话不能更改,难以收回,这就是子贡所说的:“君子之言,四马难追。”《论语-颜渊》

  

孔子的学生南容深得老师的教诲,体会深刻,经常朗读《诗经》上的一句话:“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白玉有污点,还可以磨掉,话说错了,改就来不及了。(《论语-先进》)

  

如今,父母也经常用类似的话语教诲刚走向社会的孩子:“做事勤快一点,话少说一点。”实际上就是对孔子思想的传承。

  

5、所谓“惠”,就是恩惠。

  

人与人之间,不能只讲爱、礼貌和宽容这些精神的东西,君王对臣子的鼓励和表扬,也不能只停留在几句好话和一张纸上,物质奖励也是很重要的,因此,在孔子那里,“爱人”还表现为一种经济上的实惠。

  

在封建社会,歉收年份,君王要减免赋税,遇到灾荒,必须赈济灾民,臣下有功,必须给予赏赐,这些都是“惠”的表现,孔子认为:做君王的最忌讳的是小气,他说:“即使有周公那样的美德,如果小气吝啬,那其他方面也不可取了。”(“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

  

因此,当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为仁乎?”—— 假如一个人能给百姓很多恩惠并能帮助大众,可以算是仁人吗?孔子回答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这样的人,何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都不一定能做到(《论语-雍也》)。

  

“惠则足以使人”意思是:只有对人恩惠、实惠,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好使唤人。

  

三、仁是“正直”

  

孔子认为仁不仅意味着就是爱,还意味着敢爱,这就是所谓的:“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只有仁人才敢于喜欢人,敢于厌恶人(《论语-里仁》)。

  

子贡问孔子:“君子亦有恶乎?”——君子也有厌恶的人吗?孔子回答说:“有啊,我厌恶说人坏话的人;厌恶下级诽谤上级;厌恶凶狠无礼的人;厌恶固执己见的人,子贡你厌恶什么呢?”(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赐也亦有恶乎?)

  

子贡说:“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我厌恶剽窃他人文章的人;厌恶把不逊当作勇敢的人,厌恶把揭人短处当作直率的人。(《论语–阳货》)

  

敢爱敢恨,爱憎分明,实际上,是一种正直的表现,而“正直”正是孔子的性格和崇尚的品格,从而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成分。

  

1、孔子是个正直的人

  

作为山东人,孔子具有明显的山东人性格特点,那就是为人正直,心直口快,敢怒敢言,有什么说什么,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毫不客气的批评道:“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杇也。”——烂木头不可以用来雕刻,土墙不可以粉刷。(《论语-学而》)

  

季孙氏已经很富有了,冉求还帮他搜刮民财,孔子气愤地说:“冉求不是我的弟子,同学们可以起而攻之。”(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

  

孔子有一个叫原壤的朋友,母亲死的时候,放声高歌,孔子认为这不合礼制,大逆不道,因此讨厌原壤,经常数落他。有一天,原壤又分开双腿坐在地上,等孔子的到来,孔子骂他说:“你年幼的时候,不讲孝悌,长大后又没有什么可以说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精。”说完,就用手仗敲他的小腿。(《论语-宪问》)

  

子贡问孔子,怎样做才达到士的标准,孔子说“不辱使命”,子贡又问:“其次呢?”孔子说:“言必行,行必果”,子贡又问:“现在当权的那些人怎样?”孔子说:“都是些小人,何足挂齿”。

  

正因为直,孔子才说出“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论语-阳虎 》)这样的话来。

  

2、孔子崇尚正直的品格

  

孔子性格正直,所以他也崇尚正直。

  

孔子交友的首选条件就是正直,他说:“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好朋友有三种,正直、诚信、见多识广(《论语-季氏》)。

  

在用人上,孔子也是首选正直的人,他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凉在一边,百姓就服气,否则,就不服气(《论语-为政》)。

  

子路是孔子的一个得意门生,虽然他性格鲁蛮,学习成绩也不好,但他为人正直坦率,敢怒敢言,而被孔子欣赏。

  

据《韩诗外传》记载,有一个叫史鱼的人多次向卫灵公推荐贤人蘧伯王,并多次建议卫灵公罢免奸臣弥子瑕,但没有被卫灵公采纳。史鱼临死时叫儿子不要在正堂为自己办丧事,以此来劝谏卫灵公重用蘧伯王,罢免弥子瑕。所以,史鱼有“生以身谏,死以尸谏”之称,是刚直不阿的典型。孔子评论他说:“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史鱼真正直啊,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他像箭一样直,国家政治混乱的时候,他也像箭一样直(《论语卫灵公》)。

  

3、孔子最讨厌的两种人

  

正直或敢爱敢恨的内涵就是情感真实,它的对立面就是虚伪和没有原则,孔子最讨厌这样两种人:

  

一是老好人,他说:“乡愿,德之贼也。”——乡愿之人是道德的败坏者(《论语-阳虎》)。什么是乡愿之人呢,孟子解释说:“低贱地讨好别人,就是乡愿之人,(这种人)指责他却举不出什么缺点,责骂他也找不到什么理由,(他们)与社会同流合污,为人好像忠诚守信,处事好像方正清洁,大家都喜欢他,(他们)自己也认为正确,但却不能深入尧舜之道,所以说是道德的败坏者。”(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愿也……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欲,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任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孟子-尽心》)

  

“乡愿之人”,拿今天的话说,就是好好先生,老好人。

  

孔子及其弟子虽然主张“和为贵”,但“和为贵”不是和稀泥,这就是有子所说的:“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的使用,以和谐为最高境界,这是古代帝王治国遵循的原则,无论大小事情,都要遵循这一原则。但有时侯也行不通,为和谐而和谐,不按礼节的要求,也是不行的(《论语-学而》)。

  

二是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人。孔子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花言巧语,态度过分恭敬,这种人被左丘明所不齿,我也不齿;把怨恨埋在心里,表面却装出友好的样子,这种人被左丘明所不齿,我也不齿(《论语-公冶长》)。

  

又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先进》)——花言巧语的人是没有多少好心的。

  

4、正直品格的反面教材。

  

为了说明正直,在《论语》中,孔子还举了四个反面教材:

  

有人向微生高(鲁国人,据说就是庄子在他的书中记载的那个和女朋友约会,女朋友失约不来而跳河自尽的那个尾生高。)讨盐,微生高家里没有盐,便偷偷的到邻居家要了点给他,孔子知道后评论说:“大家都说微生高正直,他怎么是一个正直的人呢。”(《论语-公冶长》)意思是家里没盐就告诉人家没有,何必还要偷偷摸摸的去邻居要来给人呢,这虽是件小事,但反映了一个人的品格。

  

叶公跟孔子谈论关于“正直”的问题,他对孔子说:“我们老家有个正直的人,父亲偷羊,儿子出来举报作证。”孔子说:“我老家也有个正直的人,父亲偷羊,儿子为他隐瞒,我认为这才是正直。”孔子意思是:父亲偷羊,做儿子内心的真正愿望是不愿意出来举报作证,因为他爱父亲,不愿意看到父亲受辱,这才是他的真实的感情,如果他出来告发父亲,这就违背了他的真实感情,看起来是正直?导噬鲜桥で钥鬃釉谄缆壅饧率彼担骸案肝右游敢痹谄渲幸印!薄盖孜右鳎游盖滓鳎獠攀钦媸档那楦校攀钦嬲恼保ā堵塾?子路》)。

  

古代有一首诗这样写到:“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 唐棣花啊,翩翩的在风中摇曳,我岂能不想念你呢,只是路途太遥远啊。孔子觉得这首诗很虚伪,他评论说:“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论语-子罕》)意思是他并没有真正的想念,如果是真的想念,有什么遥远的。

  

5、“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一直跟人们讲仁义道德,那么,对不讲仁义道德的小人(或敌人),怎么对待他们呢,是不是也跟他们讲仁义道德呢,这是一道道德大题,也是一道道德难题。

  

春秋时代,社会动荡,老子目睹了人类无休无止的争斗和仇恨,提出“以德报怨”的观点,希望以此来化解人类的争斗和仇恨,这是一种勇敢的探索,一种伟大的发现,在黑漆漆的人类历史长夜里,像一盏明灯,照亮过无数坎坷不平的路,化解过无数势不两立的人。

  

有人拿老子的思想问孔子:“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子立即反问他:“以德报怨,那拿什么报德呢?”

 

老子思想强调辩证、迂回,他说“大直若曲”,“以德报怨”,孔子性格太直,爱憎分明,他虽然尊重老子,但并不欣赏他那一套,在处理人类矛盾和斗争时,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就是说对君子讲仁义道德,对小人就不能讲仁义道德,而应该“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尤其是对敌人更应该“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即使对君临一切的万乘之主,也毫不客气,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君王视臣民如手足,臣民视君王如心脏;君王视臣民如猪狗,臣民视君王如路人;君王视臣民如粪土,臣民视君王如仇敌。(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犬马,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土芥,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

  

桀王无道,商汤起兵诛之,纣帝残暴,文王兴师灭之。就是历史的明鉴,而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他崇尚商汤、文王、武王,对于他们“灭桀灭纣”是抱赞许态度的,由此看来,孔子主张“不犯上作乱”是有条件的。

  

因此,我们不仅要在床头摆一本《论语》,还要在席子底下放一本《韩非子》,在熟读《论语》的同时,也要翻翻《韩非子》, 学做君子,也要学做小人。右手《论语》,左手《韩非子》,一手对待君子,一手对付小人。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通俗的讲就是“有仇必报,有恩必答。”这一思想对中国人文形成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涵,直到今日,“有仇不报非君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滴水之恩,当源泉相报。”等等还是中国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题。

  

当然,“以德报怨”、“化干戈为玉帛”、“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眠恩仇”的道家思想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涵,他与孔子的儒家思想相得益彰,互相补充,一龙(孔子称老子为龙)一凤(接舆称孔子为凤),一阴一阳,一暗一明,一柔一刚,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绚丽多彩的图景。

  

四、仁是“勇敢”

  

孔子认为“仁”不仅意味着“爱”,而且意味着“敢爱”,但爱是有代价的,有时侯这个代价是人的自由与生命,在面临爱与生命的抉择时,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人志士,不要为了贪生而危害你的爱,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成就你的爱。”(《论语-卫灵公》)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爱你的祖国和人民,当祖国和人民需要你的时候,就要挺身而出,为祖国和人民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宝贵的生命,不能为了苟且偷生,背叛祖国和人民,做出对祖国和人民不仁不忠的事来。

  

孟子也有同样的观点,他说:“鱼,是我所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但两者不能兼得,只好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要的,爱也是我所要的,两者不能兼得,只好放弃生命成就爱。(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民族英雄、革命先烈,聆听孔孟的教诲,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独立和自由,奋不顾身,前仆后继,“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篇篇动天地、泣鬼神的壮美的诗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岳飞、文天祥、林则徐、关天培、谭嗣同、林觉民、秋瑾、张自忠、方志敏、江姐。。。。。。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名字举不胜举,灿若星河,他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们的精神却与日月同辉,万古长青。

  

此外,孔子所崇尚的勇敢,还表现为“见义勇为”,他说“见义不为,无勇也”。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不仅仅只有“温良恭俭让”,不仅仅只有“和为贵”,它里面还有血性,有刚性,有大丈夫气概。正像一首歌唱的那样:“沉默不是懦弱,忍耐不是麻木,儒家传统的思想,指引我们去战斗。。。。。。”

  

以直报怨、敢爱敢恨、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中华民族的武士道精神,也是文士道精神。

  

五、仁是“遵纪守法”

  

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颜渊问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努力让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这就是仁。颜渊又问:“请问其目。”——请讲具体一点。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符合礼的不看,不符合礼的不听,不符合礼的不说,不符合礼的不做。(《论语-颜渊》)

  

这里的“礼”指的是体现仁义精神、制约人类行为的社会制度、道德规范和民间习俗,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说违背社会制度、道德规范和民间习俗安的事不能做。

  

为什么?因为你如果违背了社会制度、道德规范和民间习俗就会伤害到他人,影响社会安定团结,比如,不赡养父母就是对父母的伤害,婚外恋就是对配偶的伤害,失信于朋友就是对朋友的伤害,排队插队,就是对先到者的伤害,背后诽谤就是对他人人格的伤害,等等,杀人放火,偷盗抢劫那就更不用说了。因此,遵守社会制度、道德规范和民间习俗,不做伤天害理的事,也是爱人的表现。

  

综上所述,我们所熟悉的有爱心、讲礼貌、守信用、助人为乐、宽宏大量、慷慨大方、做事勤快、说话谨慎、正直勇敢、遵纪守法等等都是仁的内涵,这些内涵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并代代相传,也许我们没读过《论语》,却天天在用《论语》,我们不了解孔子,孔子的精神却在我们身上发扬光大,所以说,《论语》并不陌生,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血脉里,我们的灵魂深处。

  

六、仁与仁政

  

孔子的话主要是对君王说的,因此,“仁”或者“爱人”更多的时候指的是君王对百姓的爱,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实行“仁政”,这是“仁”的核心,“仁”的终极目标,孔子的仁政思想可以概括为两句话,那就是“富之,教之。”

  

1、富之,教之

  

孔子周游列国,第一站是卫国,他坐着马车经过卫国国都时,看见街上车水马龙,人丁兴旺,感叹说:“人口真多啊。”

  

古代的情况跟现在不同,现在人口太多是个问题,古代人口多是国家繁荣强大的标志,所以孔子很羡慕,有感而发,冉求听了孔子的话后,问道:“人口多了以后怎么做。”孔子说:“富之”,让他们富起来。

  

因此,富民政策也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内涵。

  

孔子主张富民政策,对富民的行为总是大加赞赏,所以,当子贡问他:“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为仁乎?” 假如一个人能给百姓很多恩惠并能帮助大众,可以算是仁人吗?孔子回答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论语-雍也》)这样的人,何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都不一定能做到。

  

接着,孔子得出这样的结论:“仁人就是这样:想让自己成功也得帮他人成功,想让自己达到目的也得帮他人达到目的,凡事都要将互心比心,推己及人,这就是实现“仁”的方法。“(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孔子的意思是:作为一国之君,他想成就自己的帝业,不能只想着自己,而应想着天下百姓,为百姓谋福祉,只有这样,才被百姓所爱戴拥护,才能成就自己的帝业,这叫做将心比心,君想民所想,民忧君所忧,这就是实现仁义理想的最好方法。

  

孔子的思想影响他的学生,鲁哀公问有若:“饥荒年份,国家财政困难,怎么办?”有若说:“为什么不实行十抽一的彻制呢?”鲁哀公说:“十抽二都不够开支,如何实行十抽一呢?”有若说:“百姓富足,你怎么会不富足呢?百姓不富足,你怎么会富足呢?”《论语-颜渊》)

  

有若不愧为孔子的学生,他回答的相当精彩,意思是,君王应该以天下人的富足为自己的富足,以天下人的贫穷为自己的贫穷,怎么能只想着自己呢。

  

孔子主张富民政策,自然反对苛捐杂税,一次,孔子外出路过泰山脚下,看见一个妇女在墓前哀伤地哭泣,他让子贡前去询问,子贡问道:“你好像哭得很伤心啊。”妇人说:“是的,以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我的丈夫接着被老虎咬死,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咬死了。”孔子说:“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严酷的政令和繁重的赋税。”孔子回头对随从说:“弟子们记住,苛政比老虎更凶猛啊。”《礼记》

  

鲁国权臣季恒子的财富比周国的王公还要多,冉求(季恒子的家臣)还帮他搜刮民财,孔子说:“他不是我的学生,你们可以起而攻之。”(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这一事例表明孔子对加重百姓负担持反对的态度。

  

孔子在卫国国都的大街上和冉求的对话还没有完,冉求又问:“富了以后怎么做?”孔子说:“教之。”

  

所谓教之,就是对百姓进行教化,让他们懂得廉耻,懂得礼仪。

  

自春秋以来,围绕着如何治国安邦的问题,理论界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道家“道法自然”,主张的“无为而治”;法家基于“性本恶”的认识,主张“以法治国”,实行严刑竣法。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恰恰相反,与之针锋相对,孔子说:“如果用法律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约束他们,百姓只是求得免于受罚,却没了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教化百姓,用礼制约束他们,百姓不仅有廉耻之心,而且也会守规矩。(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教育来教化百姓,让他们懂得廉耻,自觉的遵纪守法,既省心又省力,如果百姓没有廉耻之心,他们只知道规避法律,除了法律禁止以外,什么事都会做得出来,这样,国家就要制定更多的法律来对付他们,比如今天,孝敬父母本来是道德范畴的事,现在已经上升为法律,许多道德问题都变成了法律问题,而人们一旦没有了廉耻之心,再多的法律也无济于事。

  

因此,孔子主张“仁义”治国,教化百姓。

  

鲁国宰相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政事,对孔子说:“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杀掉作恶多端的人,来保护遵纪守法的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先生治理国家,哪里用得了杀人,你向善,百姓自然也会向善,君王的品德就像风,百姓的品德就像草,大风吹向哪边,草就倒向哪边(《论语-颜渊》)。

  

孟子在解释“富之教之”思想时写到:

  

“没有固定的财产而有坚定的信心的只有读书人才能做到,至于一般百姓,如果没有固定的财产,就不会有坚定的信心,没有坚定的信心,就会胡作非为,什么事都会做得出来,等他们犯了罪,再用刑法处理他们,这样就会失去百姓,统治者没有百姓,能做什么事呢?因此,英明的君主让百姓置业,让他们上可以赡养父母,下可以扶养妻儿,好年成,丰衣足食,坏年成,不至于饿死冻死,然后再教育他们遵礼守法,这样,百姓就会跟随你。如果不能让百姓置业,上不足以赡养父母,下不足以抚养妻儿,好年成,艰难度日,坏年成,饿死冻死,人们自己都养不活,哪有工夫去修治礼仪呢?” (《孟子-梁惠王》)

  

孔子反对严刑峻法,也反对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国内外矛盾。

  

鲁国执政者季恒子要攻打颛臾(鲁国附属国),在季恒子手下做官的冉求和子路向孔子报告,孔子说:“求啊,这不是你的过错吗,颛臾是先王分封的地方,而且已在我国境内(那里的百姓也是我们的臣民),为什么要攻打他们呢?”

  

冉求说:“是季先生想打,我们两个都不愿意。”

  

孔子说:“求啊,周任说:‘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事,做不好就辞职。’有危险不去帮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需要助手做什么呢?你说错了,老虎、犀牛从栏子里跑出来,龟甲、珠玉在匣子里毁坏,这是谁的错呢?”

  

冉求说:“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费城很近,现在不把它夺过来,恐怕会成为子孙的隐患。”

  

孔子说:“求啊,君子讨厌不肯说实话而一定找理由为自己辩解的人,我曾听说诸侯大夫不怕贫穷,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怕不安定。财富均了,也就没有贫穷,社会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口少,如果远方的人不来归服,要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既然来了,就让他们安下心来,现在,你们辅佐季恒子,远方的人不来归服,又不能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反而策划使用武力,我想问题不在颛臾,而在季恒子自己身上啊。”

  

在孔子看来,无论内政外交,只要凭借爱心,国外的百姓就会来投靠,国内的就会百姓高兴,即所谓的“远者来,近者悦。”(《论语-子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君王以德治国,实行仁政,对人宽厚,就像北斗星一样,众星都环绕着他(《论语-为政》)。

  

2、尊五美,屏四恶。

  

孔子的仁政思想,还可以用另外两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尊五美,屏四恶。”

  

子张问孔子:“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如何治理国家?

  

孔子说:“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奉行五种美德,摒弃四种恶行,就可以治理国家了。

  

子张说:“何谓五美?

  

孔子说:“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对百姓恩惠而不耗费,使百姓劳作而无怨恨,有欲但不贪,庄重但不傲慢,威严但不凶猛。

  

子张说:“何谓惠而不费?”孔子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让百姓去做对自己有利的事,这不是对百姓恩惠但却无须耗费国家财政吗 ?

  

子张说:“何谓四恶?”



孔子说:“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不经教化而加以杀戮叫做虐待,不加警告就要求达到就叫残暴,不加监督而突然限期就叫奸诈,出手吝啬,就叫小气。《论语-尧曰》)



“尊五美,屏四恶”说的还是用教化去刑罚的问题,其核心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这是孔子的民本思想,也是爱人的具体表现,这一思想后来被孟子所进一步发挥,提出“君轻,民重,社稷次之”、 “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人(民)”等观点,从而把“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确定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