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孔孟之道 [复制链接]

1#
       孔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文化的大师,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讲求“仁者爱人”,但是二者却有着较大的区别。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嫉俗。
       所谓孔孟之道,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问易》看来:就个体而言,是弘扬、践行仁、义、礼、智、信等德行;对社会而言,是弘扬中华之德道:即厚生、爱民,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之道。
        在今天,中西方文化不断交融、摩擦。如果有人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能够背诵《论语》等中华经典名著中的名句,恐怕很多中国人都难以置信。然而在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这位年逾花甲的韩国前外长说起《论语》来如数家珍,展现出了鲜为人知的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日前潘基文接受联合专访的时候透露,他一生深受到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影响,多年来,在他的钱包里一直放着摘有孔孟思想经典语句的名言警句小卡片。 在新加坡,商人受着中西两种文化的熏陶。新加坡经济的腾飞表明,经济的兴衰成败,不能完全依赖于一种哲学思想。在多元的文化价值观环境里,孔孟之道需要何种自我调整?怎样把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优秀的中国古代文化推向全世界人的面前?怎样让中国的文化实力与日俱增?这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应思考的问题。
分享 转发
TOP
2#

孔曰成人,孟曰取意。仁字是思想的核心之一。就象刘伯承是军神是中野的核心。仁字只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远非一个仁字那样简单。庄子。孔子:丘不能与化为人。安能化人。老子:可。丘得道矣。严格的说孔孟儒家真正的思想核心是老子的道。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