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培育积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的内涵也被很好的融入在了其中。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时期,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社会历史过程,它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赋予了中华传统美德以新的时代内涵。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思想受到各种外来思想文化的强烈冲击,几乎都容纳不下了。相形之下,一些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似乎正逐渐被挤出、被淡化、被遗忘,部分金钱、人欲之观也随之被扭曲。难道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不需要传统文化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就是一个很明确的答案。传承数千年之久的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依然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的民族文化精髓。无论市场经济如何高速发展,社会进步到何种程度,“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都值得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尤其是在倚重于追逐名利的时代更应该成为约束人们一言一行的价值观。
“仁义礼智信”传统价值观的形成,经历了历代的提练与传承。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儒家“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传统价值观的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如何解读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
所谓“仁”:即顺天理,安正道,仁心厚德爱众生;
所谓“义”:即持正义,行忠义,有情有义立天地;
所谓“礼”:即谨敬上,礼对下,礼数周到和四方;
所谓“智”:即明是非,辩表里,世事洞明知进退;
所谓“信”:即重然诺,守信用,童叟无期诚为本。
可谓仁者不忧、义者不悔、礼者不辱、智者不惑、信者不欺。
而今的现实生活中,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民族复兴之梦的实现指日可待,国际旧秩序的打破和新秩序的建立之中,国际国内形势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对于“仁义礼智信”的传承就必须赋予她新的这样的含义:
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尊重长者孝敬长辈,厚德载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人友善有爱心;
义:拥护党的领导,有责任有担当,集体荣誉感强,深明大义,光明磊落,不欺不诈;
礼:有理有节,遵纪守法,遵守规章制度,有道德节操,为人谦逊礼貌;
智:有理想有抱负,政治立场坚定, 头脑清醒明辨是非,善于学习和创新;
信:理想信念坚定,为人忠诚、诚实守信,重合同守信用,一诺千金。
传统文化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洗涤,留下来的都是精华,文化的传承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只要我们大家能形成共识,自觉遵守,我们相信,中央的规定一定会得到更好的贯彻执行,我们这个社会一定会更加和谐稳定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一定会得到实现,中华民族会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