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前面一句可以解为: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后一句可以释为:土地的地势就是厚广,可以承载万物,君子取法地,要积累道德,方能承担事业。
所以,这里《易》是要告诉我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要人们效法天地,在学、行各方面不断去努力。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人源于天地,是天地的派生物,所以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
古代不少学者,能深刻体认这种精神并自觉加以践履,如孔子,自述“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有一次在河边对学生们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是激励他们效法自然,珍惜时光,努力进取。
明末顾炎武有诗云: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他认为“有一日未死之身,则有一日未闻之道”。
王夫之于垂暮之年,疾病卧床,犹克服各种无法想象的困难,勤奋著书。
这些例子都是要告诉我们,在生活当中当磨练自己的毅力,只有自己有了很强的毅力,才会在我们的生活出现一些不如意或者变故时才会很好的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