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孔孟荀之后仁学的发展 [复制链接]

1#

仁学思想由孔子创立,由孟子、荀子补充而形成体系,到了汉代,由于汉人思想务实,容易接近荀子设礼以显仁的思想路线。在孔孟,仁为礼之本,仁为礼之据,而汉儒,仁是礼之端,是三纲五常系统中的一个内容。仁的意义被无情地减少甚至被排斥,失去了仁为主宰的礼虽然可以应合统统治者的意志,但它没有人性、人情的贯注,没有了亲近感,不能使人在礼的陶冶中感受到“诚于中,形于外”“发乎情,止乎礼”的通畅,礼只是别异,只是等级,故汉代仁学走的是依礼限仁的路线。
宋明理学兴起,在仁礼关系上,继承汉儒的基本格局。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观点非常具有代表性,朱熹认为仁是生,仁是心,仁是心之德,礼智义也是心之德,仁是体,爱是用,理是根,爱是苗等等。[9]事实上朱熹还是沿汉儒的方向,继续走设礼以限仁的路。
王阳明认为则认为仁为礼之体,礼为仁之用,他说:“故仁也者,礼之体也;义也,礼之谊也;知也者,礼之通也。”(《王阳明全集》)他与朱熹的思想正好相反,不是引仁归礼,而是化礼为仁。经礼三百,曲礼三千,无一而非仁。尽性则动容周旋无中礼,成仁即成礼。[10]王阳明的仁学思想较朱熹更为接近于孔子仁学的本质。
发展到明清,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学风也跟着有了较大的变革,由原来的空谈转向务实,主张经世致用,特别到了近代,受到外来侵略者的打击,有识之士更是不厥努力,去挖掘经世致用的思想以救国救民。康有为,梁启超便是其中的杰出人物。这时期使得仁学得到了复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