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儒家的仁、忠孝与民本思想 [复制链接]

1#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什么叫仁?孔子的弟子樊迟问仁,孔子答曰:“爱人”。(《论语·颜渊》)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下》)就是说要以人为本。孔子的爱人是一种博爱,包括爱自己。他的社会理想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认为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出生时都一样,善恶之习是后天形成的。他强调通过教育,人人可以成为圣贤,可以成为君子,主张“有教无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特别是他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认为人人都有权追求自己所希望的东西,争取自己的幸福,这让我们似乎看到了现代人权的思想。儒家的仁是否含有人权与民主思想?学术界的看法是肯定的。成中英(美国夏威夷大学)指出,1687年儒家经典传到欧洲,西方人权创始人洛克等深受儒家经典启迪,儒家哲学的人性伦理或德性伦理是现代人权的哲学基础。儒家认为要做到仁,最重要的就是忠和孝。“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所以历代皇帝无不倡导“孝治天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