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礼说(1) [复制链接]

1#
韩非子曰:“礼者,所以貌情者也。”貌者,饰也,正也。人之情之发也,或有滥。滥则有害于社会秩序的问题,故圣人制作礼义法度以临天下之民。礼者,理之显。礼虽是形下言之,然,实有形上之根据。圣人之制作礼仪法度必是“象天法地”。天地之法象皆是永恒不变之理,圣人取法天地,知人之与天也,犹不可谓之二。所谓“天人合一”。凡民皆有圣愚之分,尧之时犹有四恶,舜之家犹有弟象,皆天下之大恶也。被圣人之德泽而不得而化者,此皆不不治之民顽民也。孔子曰:“上智与下愚”。恶人坏圣人之治,故伏羲观天象作八卦,此亦社会之“礼”的原型。伏羲之后,圣人之治天下,礼仪法度皆不可无之。然时代所限而未有全被而。先秦诸子似皆以黄帝为制作礼仪法度之始者。《史记》黄帝召诸侯会于仿,防风后至,黄帝斩之以告天下诸侯万民,圣人之治天下也,不可须臾离礼法焉。
周公乃夏商两代制度的集合者,周公审查夏商两代的得失,知天下之治不离礼法,故承天子命而制作礼仪法度,使贤者得其所,恶者披其刑。贤者赏而无遗漏,恶者罚而无逃循。天下大治。成王守之遂开周八百年之朝。
荀子曰:“礼,分也”有分故合。苟无分,则亦无所谓合。分与合也,故谓之群。先秦诸子多以“群”训“君”。君者,群也。荀子曰:“能分故能群”。礼重在分,群重在合。人在天下间各得其所,不相侵夺,故天下治。苟不得其所,则天下之人皆相侵夺,可谓治乎?鲁懿公问孔子:“治天下有道乎?”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鲁懿公叹曰:“苟君不君,臣不臣,虽有社稷,吾何得而飨哉。”
故曰:礼在天下等级的分别,而这种别那是天理,并非是人类无根据的“成心”所妄作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