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故事 [复制链接]

1#
春秋时期,鲁国制定了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看见同胞被卖为奴婢,只要他们肯出钱把人赎回来,那么回到鲁国后,国家就会给他们以赔偿和奖励。这道法律执行了很多年,很多流落他乡的鲁国人因此得救,因此得以重返故国。
后来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贡,他是一个很有钱地商人,他从国外赎回来了很多鲁国人,但却拒绝了国家的赔偿,因为他自认为不需要这笔钱,情愿为国分担赎人地负累。
但孔子却大骂子贡不止,说子贡此举伤天害理。祸害了无数落难的鲁国同胞。
孔子说:世上万事,不过义、利二字而已,鲁国原先的法律,所求的不过是人们心中的一个‘义’字,只要大家看见落难的同胞时能生出側隐之心、只要他肯不怕麻烦去赎这个人、去把同胞带回国,那他就可以完成一件善举。事后国家会给他补尝和奖励。让这个行善举的人不会受到损失,而且得到大家的赞扬,长此以往,愿意做善事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所以这条法律是善法。
孔子还说,子贡的所作所为,固然让他为自己赢得了更高的赞扬,但是同时也拔高了大家对‘义’的要求。往后那些赎人之后去向国家要钱的人,不但可能再也得不到大家的称赞,甚至可能会被国人嘲笑,责问他们为什么不能像子贡一样为国分忧。圣人说,子贡此举是把‘义’和‘利’对立起来了,所以不但不是善事,反倒是最为可恶的恶行。
自子贡之后,很多人就会对落难的同胞装做看不见了。因为他们不像子贡那么有钱,而且如果他们求国家给一点点补偿的话反而被人唾骂。很多鲁国人因此而不能返回故土。
分享 转发
TOP
2#

锯树留邻贤者村
相传,在唐宋年间,独贤里村有一村民侯大,朴实憨厚,娶妻王氏,贤慧能干,膝下有女,年方七岁,乖巧伶俐。男耕女织,恬然自得。有一年,下义棠村民刘二因战乱携家带口逃难来到独贤里,好心的侯大将其收留,让他住进自家隔壁空房,经常给予接济,刘二也常为侯家帮工种田。从此,侯、刘两家互帮互衬、和睦相处。花开花谢,转眼已到收获季节。侯家大院的枣树果实累累,为抢吃红枣,侯、刘两家孩子互不相让,反唇相骂,进而拳打脚踢。老实巴交的刘二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不伤和气,竟悄悄地搬出了侯家大院。侯大得知消息后,顿足捶胸,一气之下把大枣树连夜锯倒,又将刘二全家请回侯家大院。从此,侯、刘两家相敬如宾,亲如一家。“锯树留邻”传为千古佳话。为颂贤者之德,遂改名贤者村(位于今山西省孝义市高阳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