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1世纪为什么还需要圣人? [复制链接]

1#
        社会发展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自然科学创造物质文明,经济、技术、军事属于硬实力,自然科学出巨匠;社会科学创造精神文明,文化、哲学、艺术属于软实力,社会科学出圣人。
    诸子百家学说就是给当权者提供的管理国家大政方针的不同思路。 诸子学说如粒粒明珠,道德学说就是明珠一串,使得社会管理理论成了完备的系统。道德学说的道德仁义礼法兵是全面解决问题的总方法,百家学说都可以在这个总方法中找到相应位置。
    如今世纪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大背景来看,儒学时代适用的封建社会已经一去不复反了,儒学的客观环境已经由家天下 而变为全民天下了。儒学 “仁、礼”治国方针 中的“礼”也在五四时期就被彻底批判了,留下的“仁”也只剩下个人素质修养的部分,再怎样修修补补,也难掩先天缺陷,已经承担不起治国大政的重担了。
    硬件社会主义与软件封建主义残余之间的矛盾,是急需解决的大政方针问题。五位一体,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古老的道德学说中的老子学说可以无缝连接。《阴符经》的五贼,《道德经》的五德,十八大的热词《五位一体》是相通的。 老子提出的德法结合中的“德”有两个内涵,一是 与孔子思想相通的人的道德,二是自然道德,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部分,也就是五位一体的内容。所以,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德法结合是适应时代客观实际的思想,应该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思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