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3940414243444546 / 4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五、自强不息 [复制链接]

676#

“自强不息”,是我深感敬佩的人生信条。它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自强不息”意味着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不应退缩,而勇往直前。它要求我们在遭遇挫折时,能够坚持自我,不被外界所动摇。这种精神鼓励我们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要保持坚定的信念,永不放弃。
同时,“自强不息”也体现了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它提醒我们,只有不断努力,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实现真正的成长和进步。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进取的心,不断追求卓越,永不满足于现状。
人生是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其间必定历经苦难。苦难不是由谁决定的,就如出生是人不能决定一样,所以是把挫折当成绊脚石,还是垫脚石,完全是由我们个人决定的。面对快速变化的环境和激烈的竞争,“自强不息”的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它激励我们勇敢面对挑战,积极适应变化,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
TOP
677#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所以君子,有所争,有所不争。争的是礼仪之雅、德行之高、道义之正。不争的是功名利禄,虚浮荣华。君子之争,非为私欲,非为名利,而是出于对美好品德的追求和对正确道义的坚守。在射箭这样的竞技活动中,君子以礼相待,揖让而升,即便在竞争中,也保持着谦和与风度。争胜之后,不论胜负,皆能坦然相对,共饮以乐,此乃君子之争也。而对于世俗之争,如权势、财富、虚名等,君子则淡然处之,不为所动,因其深知,此等之争,易伤和气,损德行,非君子所为。故君子之争,争于德,不争于俗。
TOP
678#

《经典学习》中的“自强不息”选段,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君子精神的深刻内涵。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宏大气魄,到孔子强调学习、诲人不倦和发愤忘食的求知精神,都体现了自强不息不仅是身体和意志的锻炼,更是精神和品德的不断提升。在面对竞争时,君子以谦让和礼仪为先,不争私利,而在困境中,依然能够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都保持内心的坚定和正直。这些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教导我们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要坚持奋斗,保持内心的充实和刚健,做到和而不流、中立不倚,最终实现人格的完善和人生的升华。
TOP
679#

《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六爻,自潜龙至亢龙,皆示一息不停、一往无前之精神。潜龙勿用,非退缩也,乃韬光养晦,蓄力自强;见龙在田,则跃然而起,以刚健之德照临万物;至于飞龙在天,仍戒以“亢龙有悔”,明自强非一时之奋迅,乃终身之修持。天道运行,昼夜不舍,君子法之,故能以“毅”之一字,贯百折而不挠,历万险而弥坚。
“毅”者,《说文》训为“有决也”,即志之所至,气亦至焉。孔子赞颜渊“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正是自强不息之毅;曾子“弘毅任重而道远”,更将乾卦之健行化为人格之脊梁。古人持毅,常以小事见之: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皆以肉体之劳锻精神之刚;愚公率子孙荷担移山,亦凭一念不息,感动天地。是知毅不在力大,而在心坚;不在速成,而在持久。
自强者,处顺境而不骄,居逆境而不怠,正如乾之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日进一日,日新又新。青年立身,尤须以乾之精神铸毅之魂魄。可设三法以自警:一曰“潜龙计划”,每年择一领域深耕,不求闻达,先蓄势能;二曰“夕惕日记”,每晚反省一日得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砥砺心志;三曰“亢龙提醒”,每当小有成就,辄思“盈不可久”,即更立高标,使进无止步。久之,则刚毅之气贯于血脉,自强不息之德凝为人格。
天道运行,无始无终;君子自强,亦无止境。愿吾辈以乾之健,以毅之决,上下求索,愈挫愈奋,使个人之生命与民族之复兴同其不息。
最后编辑马骏杰 最后编辑于 2025-08-13 18:54:53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