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是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不败于世的根本,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孝更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显著标识。
“忠”,就是热爱祖国,忠于职守。现在不需要“忠君”,但把忠君延伸为爱国,这是新时代的人最起码的要求。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家长送他的孩子到国外读书,他的父母对他殷殷期望说,我对你就两个基本要求:其一,你可以反对什么,但一定要爱国;其二,你的小孩可以不学什么,但一定要学会普通话。
“孝”,孝是孝敬父母,尊老敬贤,“百善孝为先”,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则,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子孙不孝,这个家庭就将乱套,这个国家就将乱套。在“忠孝雅诚”一书中,许世友将军以五跪慈母传为佳话,14岁的马小鹏飞9年来毫无怨言地照顾奶奶。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怎不让人感叹。孝,是多种多样的,表达也是多种多样的,就像有一首歌这样唱到:哪怕是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哪怕是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家国同在,忠孝一体,国由家组成,家是国的缩小,国是家的放大。但有时,忠孝并不总是和谐的,往往不能兼得,甚至会发生尖锐冲突,即所谓“忠孝不能两全”。在一本书上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唐代宗时,吏部尚书韦陟死后,太常博士程皓谥其为“忠孝”,刑部尚书颜真卿加以反驳:“出处事殊,忠孝不并。已为孝子不得为忠臣,为忠臣不得为孝子。”
忠诚思报国,孝举谢亲恩。请你们一定要牢记,我们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我们都要做一个忠诚、孝顺的人